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完善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
原标题: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完善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
1月22日,农工党北京市委在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完善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
区域医疗联合体作为北京市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启动于2012年,2013年又扩大了医联体的试点范围。农工党北京市委在调研中了解到,截止2014年6月,北京市各区县根据辖区居民分布和医疗机构的布局,初步成立了医疗联合体23个,涉及委(部)属、市属、厂矿企业办、区县属等不同类别206家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辖区居民的全覆盖。
农工党北京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的来说,医联体的思维仍处于政府办医,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分级分层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格局,以患者为中心,方便百姓,给予便利、标准的医疗服务模式还有很大差距。
在农工党北京市委看来,做好医联体需要北京市政府的主导和设计,多部门的共同协调努力,集政府、社会和医务人员共同的资源,谋划社会运行、自我协调、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为此,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在市级层面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就医联体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各级政府部门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医联体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政策促进医联体的自我发育、自我生长、自我完善。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经验来看,在没有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制约下,松散型医联体在人员调配、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形成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不可能形成长效机制。”农工党北京市委进一步建议,选取一家医联体作为试点,通过在医联体层面建立理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实现医疗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步分离,尝试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在医联体内部实现统一的人、财、物调配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建立与医联体发展相适应的医保及药品配套政策,并细化转诊实施细则,制定考核标准。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农工党 北京市委 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