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全国政协常委冉霞泥泞路上的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毕节市副市长冉霞履职故事
摘要:她说,从事政府工作,让她方便了解相关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直观体察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关注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而这些恰恰又能为她参政议政提供最需要的第一手材料,为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作为委员,履职尽责没有休止符。
2014年11月13日,冉霞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
低调、热情、能干、有思想。这是毕节市很多干部对副市长冉霞的印象。
对她,毕节市的同志还有着另外一个认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民主党派干部。
泥泞路上的提案
深冬的黔西北地区阴冷而潮湿,西北风夹杂着零星雪花不时地在天空打转。
地处毕节市正东方大约180公里的金沙县西洛乡申家村一个叫马班塘组的地方,村民张学凯家却是一片热气腾腾。虽然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但现年72岁的老村民张学凯却已经在为过节张罗着———准备杀猪过年。
“去年,家里养了两头猪,一头前段时间卖了,一头留到现在,准备杀了让全家过个好年。”张学凯说,过年杀头猪,是当地农村的习俗,但这样的习俗对于他家来说,却是多年的一种奢望。
由于地处偏僻山村,山地种粮食本身产量就低,当地人一般都靠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但由于张学凯的老伴自1995年起,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小脑萎缩等疾病,常年行动不便;而长子张如鸿2008年患风湿心脏病复发,失去劳动能力;次子张如能2010年在浙江务工时不慎从三层楼高的脚手架子上坠落摔成重伤。张学凯还有一个孙子、孙女在上学,意外的不幸,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还背上了上万元的外债,生活极端困难。
然而,让张学凯没有想到的是,毕节市副市长冉霞的一次偶然调研,给他全家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2013年初,刚刚接到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通知的毕节市副市长冉霞,希望能结合自己的政府工作,利用全国两会———这个国家最高层面的议政平台,为毕节市的发展做点事,为毕节贫困群众做点事。于是,她轻车简从来到了离毕节市几乎是最偏远的金沙县调研,在经过该县西洛乡申家村时,看到离公路几百米远却没有道路的马班塘组时,冉霞下了车,她执意要去那里看看。
虽然只有几百米远,但从公路走到马班塘组用去的时间比走几公里路都要吃力得多。如果说泥泞小路难走,那冉霞走向马班塘的“路”连泥泞小道也不如,因为她脚下踩着的几乎就不是路。
走到马班塘小组时,冉霞和同行的工作人员已经汗流浃背,她们首先来到张学凯家。
“张学凯老人大概也就70来岁,但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冉霞对那次调研记忆犹新。当她向张学凯老人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时,他的老伴走了过来。
冉霞说,张学凯的老伴给她最深的印象是双手一直在抖。
“老人家,你的手怎么一直在抖啊?什么病啊?去没去治?”冉霞关切地问。
“脑血管什么障碍引起的,没法治。”张学凯老伴回答说,村卫生室没什么药,想要的药乡卫生院又买不到。
“去医院看了吗?坚持吃药了吗?”冉霞继续追问。
“去大医院看病贵,经济跟不上,这里路又不好,要去看病,都是用担架抬到路边,再等班车去城里。去一趟,既花钱又折腾,不容易。一次也开不了多少,很快就吃完了,就只能随它去了。”张学凯老伴就这样与冉霞一问一答聊了起来。
半个小时拉家常式的“聊天”,冉霞了解到,眼前这位老人的困境是买不到价廉物美的常用药。
为什么会村、乡县几级医院和药店没有老人需要的药?带着疑问,冉霞离开了张学凯家,来到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和县城医院和药店继续调研。在这几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卫生主管部门介绍下,冉霞了解到,不光是张学凯老伴,也不仅是申家村、西洛乡、金沙县,或者毕节市,目前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存在过去百姓最能接受的价廉物美的常用药品“缺货”现象。
“然而,就是这样的价格既便宜、治疗效果又好的常用药,现在在药店和医院却很难买得到。原因是太便宜了,利润小,药厂不愿意生产,医院和药店不愿意进。”冉霞说,经过后来深入调研,才知道这种现象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有关。
冉霞说,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目的是为了解决“以药养医”和老百姓看病贵问题,该制度在执行中效果总体还是明显的。不过,这个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该制度缺乏规范医药供应商必须供应相应量的常用药物的环节,这就导致一些医药供应商趋于利益,找各种理由不愿意生产供应价廉物美的常用药。这就造成更多传统好药被挤出市场,同时也加大了广大患者医疗成本。
正是这次调研,促成了冉霞委员2013年两会一个《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提案》,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提案建议,已经专门就该提案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将修改该项政策。
调研回到毕节后,冉霞脑子里除了继续思考国家药物基本制度,张学凯老伴那双不停颤抖的手不断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让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第二天,冉霞和金沙县分管领导联系,希望对张学凯给予关心和帮助。。
目前,张学凯老伴的病情有所缓解,家庭条件有所改善。在冉霞的帮助下,张学凯家入户道路已经硬化,长孙女张语已读大学,长孙张玺在金沙一中读高三,当年他家还养殖了2头猪。2014年种植高粱3亩1580斤,有近6000元收入;种植蔬菜收入近5000元,开始迈出了脱贫的步伐。
为了这里的树更多天更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在去年的9月25日至27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环保部、国家林业总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由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组成的调研组赴毕节,就推动毕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进行调研,并就去年两会上的《关于加快建设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提案》进行现场办理。而提案的提案人正是冉霞。
提起本次提案现场办公会,冉霞则连用了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是没想到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事效率这么高;第二个是没想到自己的提案会受到如此重视。
生态建设并非冉霞的分管领域,生态环保研究也并非其专长。可在贵州省一些林业专家眼里,冉霞的工作、专业虽然与林业、生态无关,但现在的她却是该领域的大半个专家,甚至有些方面比专家还要专家。
既不在自己分管领域,又没有这方面专业背景,而且调到毕节不过短短3年时间,如何会对毕节生态保护如此了解,如此上心?谈起当初为什么会向全国两会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提案》时,冉霞说出了这样一个背景:毕节是国家层面上的“三大主题”试验区,但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份有关毕节生态现状的报告。报告显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森林覆盖率却不及贵州的平均数。
“虽然毕节的森林覆盖率从26年前的14%多点,到现在的46%多点,26年的提升很快,但和贵州省平均森林覆盖率为48%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这方面拖了全省的后腿。”冉霞道出了毕节生态的“家底”,言语间透出一丝惭愧。
尽管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但出于一位政协委员的责任,她开始关注毕节生态发展。
“加之我们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试点,还有‘国发35函’,也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发的支持毕节试验区的2013年到2020年的7年规划,把毕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个文件虽然明确了,但是没有具体举措。”冉霞说,她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提案》,是想通过这个提案推动有关部门把“国发35号”文件落到实处。
冉霞说,毕节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看起来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事情,事实上它又不是地方的,是属于国家层面的,它带有普遍性。因此,建好毕节生态文明试验区对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
冉霞委员说,为了这个提案,她多次跑市林业局和区县林业局,向本市林业系统专家咨询学习,后来觉得还是不踏实,就跑到省里登门拜访省里的林业和生态专家。这样反反复复,一个多月下来,弄出了点眉目,但还是觉得差点什么,干脆就把省里专家请到办公室,为了怕人打搅,有时候就索性把门反锁上,这样的情况有好多次。
“记得有两次,也是请省里专家来帮助研究这个提案,因为就一些关键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竟然忘了专家是我专门从省里请来的,还错过了饭点,最后在办公室吃的盒饭,仍是边吃边讨论问题。”冉霞说,一个提案来回斟酌了几个月,等提案的稿子出来以后,还是怕有问题,便再一次和市、县、区林业局的同志开座谈会。“虽然这个提案超出了我的专业领域,但它的确又拓宽了我的视野。”
总结这个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提出过程,冉霞说她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委员提提案不能光靠自己,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领域,需要拓宽视野,整合各种资源。有些东西不仅要向专家学,还要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学,向基层群众学。
参政议政永远在路上
“大姐,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让孩子把学上完,有什么困难政府帮你们解决。”就在记者从毕节下辖金沙县、大方县采访返回毕节,打算就一些采访细节向冉霞委员询问时,她正在办公室与一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农村妇女促膝而谈。
后来冉霞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其实年龄并不很大,刚刚五十多岁,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因为家境不好,刚读初中的孙女在亲戚劝说下要辍学嫁人,为此学校找到了老人,但老人也没有办法,思前想后找到了冉霞。
冉霞说,在一些偏僻地方的农村,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听到因为家境不好的未成年女孩要辍学嫁人,心里总不是滋味。
而这也正是冉霞委员正在调研的又一个课题。她想就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家境不好而辍学等问题做深入研究,她要把这些问题整理成提案带到全国两会上。
在回答本报记者有关如何兼顾自己既是政府领导,又是政协委员这双重身份和责任时,冉霞说,“在政府部门工作,工作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了解情况调研的过程,我可以听到基层群众的声音,还可以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这个政策是不是符合基层实际,如果效果不好,我可以通过提案方式在两会上向决策层反映。”
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冉霞说,她把工作当成调研过程,而作为委员,其履职尽责没有休止符,她会为毕节、贵州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为推动政策完善、解决实际问题多献管用之策,为群众多做务实之事,将期待转化为责任,将责任转化为行动,将行动转化为成果,无愧于人民的重托,“只要还是委员,那参政议政就永远都会在路上……”
在我们的采访即将结束时,毕节的天空又飘起了小雨,偶尔还夹杂着雪花。
冉霞委员简介
冉霞,女,苗族,1966年出生,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省毕节市副市长。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全国政协常委 冉霞 履职故事 提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