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朱镕基获“点赞”不只因善
原标题:朱镕基获如潮“点赞”不只因捐四千万
近日,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其中,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二度上榜,两年总计捐赠4000万元左右。朱镕基捐赠的善款从哪儿来?据了解,在2009年9月《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出版发行后,朱镕基曾明确表示自己不拿一分钱,把所有稿费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希望能够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这一新闻在网络上获得了如潮的点赞,诸多网友对朱镕基这位已从领导岗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满屏都是“人民的好总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祝朱总理长命百岁”的赞誉和祝福。
网友不吝点赞朱镕基,不仅仅是因为他捐赠了巨额版税,更印证了“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群众会记得好干部、好领导的言行作为与正气风骨。这种群众性的口碑,不会被岁月所磨砺淡忘,反而会像老酒般越沉淀越浓香。朱镕基获得这样的赞誉,对一些口碑不好的干部是个警醒。某些干部没有得到群众的肯定,甚至面临质疑,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好干部自有好口碑,其实是给更多干部提了醒,说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必要性。
另外也要指出,为官不可能轻轻松松。比如,当初国企改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也曾承受重重压力。但当时的国企不改革显然不行,国企曾经的包袱过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必须寻求突破。客观地看,我们既不能回避国企改革曾触及一些职工的利益,同时今日国企改革的成绩与国企的盈利能力也被公认。曾经的扶持下岗再就业,今日的努力缩小贫富差距,都是在前进中不断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领导者当从全局的高度考虑,进而统筹施政。
这之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官员的作为是不是一心为公,行政举措最终是不是利大于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公众自会做出理性的评判。反过来说,倘若有干部试图以权谋私,甚至打着改革的旗号侵吞国资,群众显然不答应,反腐败也正是反这种败类。还有一种庸官,既不为群众做实事,又不违纪违法,自认为“无过便是功”。实际上,不作为同样是严重过失,渎职更是一种罪。尤其是在整顿吏治、改进作风的当下,某些人甭试图再混日子。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所著的《之江新语》一书中,就曾引用这句名言。这是对干部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省与勉励。而干部口碑的取得,又必须是勤勉、为民、清廉后的“水到渠成”。
编辑:水灵
关键词:朱镕基 点赞 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