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字”说两会——蓝
原标题:“字”说两会——蓝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杨维汉)2月27日陈吉宁履新环保部部长,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一抵京就抬头看天,同日陈吉宁召开媒体座谈会……这是什么节奏,这是驱赶雾霾的节奏,在这种激荡中,衬托出一个字、一个期盼——蓝。
雾霾频发,是高速发展的中国遭遇“成长烦恼”的一个缩影。而这“烦恼”,很多国家也曾遇到。“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给中国人民传递了信心。
有人把中国比喻成一辆飞速向前奔驰的车,猛踩了多年的发展油门,而环保就是刹车,适时踩好刹车,才能行得更稳,车上的人才能看清、欣赏窗外的美景。
“蓝”之痛——工业发展进程中,既数着钞票又享受着清新空气,很难。空气、水、土壤污染客观存在、相互交织;口罩、空气净化器成为必备;口鼻不适、咽喉肿痛,恶性疾病发生风险陡升。
“蓝”之难——环保执法不作为、环保监察缺位、环保公众参与不足、环评审批存在腐败受到诟病;环保执法人员被追逐殴打、难查“领导工程”排污企业、为其他部门不作为兜底挨罚也时常发生;乱烧垃圾、工业和道路扬尘、企业超排偷排,企业责任和公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蓝”之力——总有一种力量穿透雾霾,减煤、脱硝、除尘,政府在不懈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变唯“GDP”论英雄,治理雾霾“硬道理”正在行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环保问题不仅仅是环保部一家之事,也并非陈吉宁一人之力就能完成惊天大逆转,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但环保部门毕竟是个“支点”,用以撬动中国的绿色发展。
每个人为“蓝”付出,才可能真正拥有“蓝”。不要总是问国家能为我做些什么,要问问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有人说,“雾霾有多重,环保部部长压力就有多重。”其实,霾有多重,我们每个人的压力就应当有多重。
抵京的全国政协委员一下车就抬头看天,想必会为“清新驱霾”献计献策;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将提交促进“碧水蓝天”的议案建议;社会各界的思考、策略、共识在两会上碰撞、凝聚。
“气,只可鼓,不可泄!”我们清醒认识环境形势严峻,我们在路上也不妄自菲薄。随着陈吉宁的履新和今年两会的召开,中国环保也许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完)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环保 雾霾 发展 陈吉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