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高春芳委员:别让新农合报销绑住技术创新的双腿

2015年03月04日 16:45 | 作者:向佳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别让新农合报销绑住技术创新的双腿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向佳) 新农合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合人数为8.02亿,参合率达到99%,全国累计受益19.4亿人次。随着政府补助增加,农民受益不断攀升,因病返贫的比例下降了10%-20%。

  但目前新农合报销制度对于医院开展新技术的束缚和矛盾不可忽视。如介入技术、微创技术是当今临床的热门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是减少病人开刀的痛苦,有着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在国内外得到普及。但多个省份目前并没有把这些手术和过程中使用的导管、导丝、钛夹等耗材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例,传统的手术要开很长的刀口,再好的技术在手术中出血量也要达到200ml,而微创手术最多出血10ml,一块小纱布就搞定了。”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高春芳说,而且微创几乎没有伤痕、病人很快就能恢复,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

  据悉,目前多数医院的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胸外科的微创手术占其科室手术总量的40%左右。

  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是衡量一所医院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标准。“新农合基本报销制度不应绑住医院新技术的发展的双腿。”高春芳提出,限制新技术的报销,就是限制了本来可以花更少的费用、住院日和让患者减少痛苦的新技术更好应用于临床,也使农民难以享受到日新月异医学发展的新成果。

  “医院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技术水平滞后,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高春芳说。对此,他建议新农合制度基本报销制度、范围等应有计划地不断调查、及时更新,尽可能体现医学技术进步的成果,让广大农民真正从中受益。应结合临床需求、病人需求和医院创新发展需要,在限制药品、耗材以及报销制度的约束下,一方面加强对医师的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放宽和增加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药品、耗材、诊疗的项目和数量,体现医院技术创新服务于疾病的价值,促进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此外,高春芳介绍,由于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合和续合的积极性,也容易引发他们对医院的负面情绪。“总认为补偿少的责任在医院,甚至大闹收费窗口。”尤其是敏感的报销比例、补偿标准等政策,农民的知晓度很低。

  高春芳建议,增加政策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农民对政策惠民性、报销制度的理解,同时尽量将宣传用语和内容通俗化,每年分阶段对报销程序、报销项目等内容分块、分期介绍等,让农民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报销 新农合 医院 医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