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对外友好界委员: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司晋丽)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里又一次提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对外友好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们一直塑造、并用心维护着祖国的形象。他们在驻地向记者讲述了在海外展示的中国气质和中国风采。
“‘中国奇迹’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2015年5月,德国9家著名博物馆将联合筹资400多万欧元,在中国挑选90多名现代艺术家赴德国鲁尔区举办中国艺术展。这是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口中了解到的。
“中国创造了近代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作为外交官,我们不仅想让德国民众了解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还想请他们知晓中国的文化艺术同样繁荣,因此努力促成这件事情。”史明德说。
20多年前刚到德国工作时,史明德发现,这个在二战的废墟上奋起而博得世界尊重的国家,与积极进取的中国有所相似。他决定不遗余力、不分场合地讲述着中国故事,通过故事搭起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
一次,浙江一家民营企业在欧洲收购了10家工厂,这位企业老板召集各工厂高管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几位高管一听说中国老板仅有初中文化水平,马上表示质疑——这样的人会有先进的管理才能吗?史明德听闻后,主动要求为高管们做场报告。
“就是这个看起来没念过多少书的人,20年前筹集10万元创立村办企业。20年后资产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公司产品占到世界市场的15%。而他的孩子为了掌握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正在伦敦努力学习经济学。他的奋斗历史就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写照,是中国人勤劳、勇敢、好学的缩影。”听完大使的讲话,高管们以热烈的掌声送给中国人。
在中国经商的多名德国人向大使反映,“中国的酒文化太可怕了!主人、客人举着酒杯到处走,显得没有秩序。”史明德闻之微微一笑,“到中国做生意,就要入乡随俗、尊重中国传统。中国有好客的传统,主人要跟每一个客人进行问候和交流,照顾到每一个人,这是文明的体现。”
听了大使的话,这些老板们非常受用,后来有几位在宴会上的热情程度比中国人还“中国”。
不同文明之间会有或多或少的冲突。在史明德看来,如果能让别人领会自己的文明,其实是可以化解冲突的。“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不能只有一条道路。”这背后,是对国家道路和文化的深深自信。
西方对中国的发展普遍有一种焦虑感和恐惧感。由于历史上大国多是通过侵略扩张崛起,很多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之路并不信任。而社会制度不同、语境不同和思维方式不同又导致了沟通的困难。在德国,史明德每月都争取做一到两场报告,用数字、历史和事实客观翔实地介绍中国。
“我会讲,如果是13亿人口的国家富强了,会给他国带来什么好处?而如果崩溃了,又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德国的奔驰和宝马等汽车企业,正是因为有中国的市场,才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再者,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爱好和平的,郑和下西洋是所有欧洲人都知道的故事,600年前的强大舰队走遍世界,没有占领和侵略,带去的是中国的珍贵物品。”
凡事眼见为实。德国总理默克尔跟史明德说,她的家乡在原来的东德,在她脑海里,中国应该和东德的样子差不多。等7次出访中国后,通过和最高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接触,她发现,中国如此繁荣和现代,与原东德有本质的区别。中国一个省的面积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勤奋和辛苦程度远远超过了她。
“讲中国故事并不是外交官的任务,每一个中国人其实都在讲述中国故事,代表中国形象。”史明德提到了个别国人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认为“慎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
军事外交:一点一滴,真心实意
中国军队给外界的印象是刻板严肃,仿佛只会服从命令,听指挥打仗。“实际上,中国军队在执行任务中传递着中国信息,用言与行树立起了中国军人形象,也影响着国际友人对中国军人的看法。”全国政协委员、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原主任钱利华对记者说。
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建立完善了国际维和、灾难救援、海上护航等制度机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履行国际义务。
2010年1月,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了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海地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虽然中国和海地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里组派了一支地震救援队伍赶赴海地。
“这支队伍里有国家地震局的专家,有解放军38军组建的抢险部队,还有来自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钱利华说。海地经济条件、生活保障都很差,灾情发生后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街头时常发生枪击事件。
“记得一个国家派来的医疗队看到地面的惨状,没下飞机就返航了。但中国军人坚持下来了。”来不及适应十多个小时的时差、经受着特殊高温的炙烤,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医疗队白天在帐篷里救人,晚上在帐篷里睡觉。任务完成后,海地总统和当地人民高度赞扬,“中国医疗防护队是人数最多、抢救人员最多,提出防灾建议最多最合理的一支队伍。”在民众眼里,看到的是来自一个东方国度的诚意和善意。
军事外交内容远不至此。1991年至今,中国已外派2万多名维和官兵。“他们多是奔赴两国交战或是发生内战,政治形势敏感复杂的区域执行任务。在炮火连天的黎巴嫩,有外军不愿意承担的排雷任务,中国军队义无反顾承担下来了。中国军队将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带到国外,并发扬光大。”钱利华说。
军事外交也在与时俱进。近来,中国军舰出访满带着中国的文化自信。邀请外国人参观军舰并与之就一些重大问题交换彼此的看法,与当地人们进行拔河、篮球和足球比赛,给深陷贫困的儿童送书、送书包,也令中国军人人性化的一面得以释放。
编辑:薛鑫
关键词:两会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 ‘中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