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面孔 面孔

白岩松委员:掌声应该响在哪里?

2015年03月07日 14:33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讯  “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我留意到现场有很多次掌声,这个现象非常值得大家思考。”5日下午,新闻出版界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的开场白吸引了委员们的目光。

 

  白岩松注意到,如往年一样,今年许多媒体同样格外关注总理报告“得到”的掌声。“我认为,政府做出的成绩,有没有掌声,掌声多或少,它都在这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让代表委员审议讨论和接受监督的,我担心过分强调掌声,过分热衷于‘掌声数’,弱化了监督,冲淡了审议的主题。”

 

  “对,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

 

  “今天会议结束就有媒体报道台下响起52次掌声。”

 

  ……多位委员不约而同地应和。

 

  掌声究竟需不需要?应该在哪里响?白岩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是不需要,比如会议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鼓掌,但中间没有太大必要,因为与会人员需要更认真、更仔细地去理解和思考总理的话。”

 

  环视会场旁听的记者,白岩松停顿了几秒,语重心长地说:“今天现场来了很多记者,我希望你们从自身做起,少统计掌声,少用掌声去衡量报告的质量,多注重内容。”话音刚落,记者与现场委员一起投来赞同的目光。(汪俞佳)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全国两会 两会 白岩松 掌声 监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