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全国政协委员黄元河: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双语培训

2015年03月07日 20:52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解艳华)“西部大部分地区是民族地区,若没有高素质掌握熟练技术和具有现代发展观念的年轻一代劳动力,西部地区城镇化目标难以实现。”两会期间,黄元河委员带来了一份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提案。

 

  黄委员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据他了解,民族地区大都是自然生态保护区,还包括部分环境较为恶劣的石漠化或沙漠半沙漠化地区,高海拔地区等。非常需要发展高效、环保、低碳、绿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而培养合格的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

 

  黄委员了解到,国土一半以上是沙漠、仅有约2.5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不仅能满足810万以上人口的农产品需要,还出口10几亿高附加值农产品。“民族地区的农业职业教育教师需要学习这些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观念。”

 

  教育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提出,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地进行技能训练,“但如何具体落实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如经费来源、适用范围、使用监管、实习单位资质审核、实习内容和要求、实习效果评估和出现问题进行处理的责任人等,需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实习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联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黄元河说。

 

  此外,黄元河认为,民族地区教师的双语培训应高度重视。“培训是双向的。对于少数民族的教师,需要加强中国通用语言的学习(中文),提高中文应用能力。而对于母语不是本地民族语言的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本地民族语言培训。”

 

  据了解,一些地区的民族学生中文水平较低,尽管也进行中文课程学习,但还是对中文授课有一定困难。教师有一定的本地民族语言能力,如能听懂本地民族语言提出的问题,将能极大改善教学效果。黄元河建议,国家组织人力开发针对民族地区的中文和本地民族语言培训的数字资源,特别是能够在业余时间学习的有趣生动(如动画)和实用的双语数字资源教材。

 

编辑:薛鑫

关键词:民族地区 西部大部分地区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