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正视历史方有资格谈论未来
原标题:人民日报钟声:正视历史方有资格谈论未来
日本要发展同亚洲邻国的正常关系并改善其国际形象,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只有真诚面对过去,哪怕是负面的历史,才能堂堂正正谈论未来。”这句话出自《日本经济新闻》上个月刊发的一篇社论。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反思意味格外浓重的年份,日本方面的相关表态备受国际关注。
但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3月16日记者会上所言,却透着经不住推敲的弦外之音——“仅仅将焦点对准过去的历史,对日中关系而言并不具有建设性,日中两国对于共同面临的课题,发展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极其重要。”这番话貌似瞻顾未来长远,可骨子里颇不情愿从历史基点出发。殊不知,正确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本根不固则无以谓长远。回望近年来日本一些人在历史问题上的种种不端言行,世人不得不一再明确提醒他们,要诚心诚意把欠下的历史课作业做完。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本月初访问日本时指出,与二战中关系恶化的周边国家实现和解需要“正视过去”。这番话引起国际舆论高度重视,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道:“德国对过往的明确态度,与日本无法和其邻国完全和解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按照早先透露的计划,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今年8月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当前,专门为此次谈话提供准备的专家恳谈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日本政府对过去那段侵略历史究竟采取什么态度?选择否认或淡化侵略历史、继续将那笔负资产背下去,还是真诚深刻反省侵略历史、轻装前行?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力量依然坚持错误观点,甚至有人放出话说,如若不能“弱化”反思和歉意,就没有必要发表谈话。这些杂音甚至在日本国内都引发了不安,日本《朝日新闻》发出警告:“安倍谈话”的基础应该是对战前日本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和反省,如果在这方面暧昧,那么即使描绘未来也没有说服力。
日本要发展同亚洲邻国的正常关系并改善其国际形象,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并发表四点原则共识,其中就包括日方正确对待历史的内容。2015年,对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日本只有作出正确对待历史的抉择,才能抓住“堂堂正正走向未来”的契机。反之,日本只会进一步消耗其国际信誉,自缚枷锁。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7日 21 版)
编辑:水灵
关键词:正视历史 资格 谈论未来 日本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