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广东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原标题:广东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014年12月5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组织的“每周一检”活动在广州建设街榕树头广场举行,为居民家中食品提供免费检测,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记者 汤铭明 摄(资料图)
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
在2015年广东省两会期间,许多委员提交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在省政协委员古少明牵头下,有20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委员们高度关注“舌尖上的安全”。正如省政协委员黄康景所言,现在的情况是,一下子把人毒死的食品很少,但慢慢把人毒病、毒死的食品无处不在,真正绝对安全的食品不多。可以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风险”。
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从哪里来,青菜从哪里来?我们只知道从市场来,不知道它从哪里流到市场,不知道它是哪块地种出来的。当然,更不知道种出农作物的这块地,污染有多么的严重,种出来的东西有多么的毒。为了让公众吃得明白,吃得放心,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最薄弱
省政协委员、澳门新恒星集团主席房胜棠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乡村。在他眼里,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程度并不比城市差。至少城市里食品安全监管还是相对完善到位的,而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已成为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首先,目前农村食品生产的小企业、小作坊许多都处在监管视线之外。这些小作坊生产出的食品凭借低价优势进入市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危险隐患。安全监管要重视农村地区,针对这些小作坊、黑作坊要集中力量打击、清理和整顿,加快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其次,农村食品流通环节基础条件差,交易市场“脏、乱、差”情况较为普遍,食品经营者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不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屡禁不止。为此,在短期内,有必要持续依法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从长期看,要提高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设施条件和监管水平,通过严格执法增强经营者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意识、遵纪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并且,农村人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房胜棠建议基层政府要有所担当,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食品消费重点区域,如中小学周边,小商店、小吃店等地方,进行重点监管,严格摊点(门店)的证照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对欠发达地区要倾斜支持
“目前,农业的农产品生产依然以散、小、乱的分散经营为主,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基层,但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难以满足监管需要,尤其是粤东、粤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省政协委员、嘉应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晨认为,广东应该倾斜支持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她说,目前广东许多地方尤其是粤东、粤西等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是农业大县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很薄弱。欠发达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因为运行经费不足,不少成了摆设。
张晨建议,采取差别政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予以直接补足,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经费可以由省级财政对市、县(区)、乡镇予以适当补充,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执法人员可以由省级财政加拨专项培训经费委托农业部门予以专业培训,以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执法水平。
实现从田间到餐桌闭环管理
省政协委员、惠州学院副院长许玩宏建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管理。
他说,近年来,广东以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和标识管理为切入点,重点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在广东当前的基础上,许玩宏建议建立一个广东农产品标识中心。该单位是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该中心既对人们食用植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也对动物性食品(猪肉、牛肉、鱼类和禽蛋类)进行检测,同时,对人工养殖的牲畜、禽类和鱼类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行检测。
其次,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在整合各地食品安全监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食品安全监管软件系统,该系统应包含农牧业生产和种植养殖管理、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农产品流通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消费者查询平台等子系统和功能模块,并在其中嵌入包装条形码编码系统,分别授权由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操作和应用。
并且,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各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间要以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共享信息,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承运商组成的供需网络进行管理,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一旦出现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准确地查出问题所在,直至逆向追溯到食品源头。
先建食品注册备案体系试点
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古少明指出了当前广东小作坊的严峻形势,他说,10人以下作坊式的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广东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中的比重超过80%。餐饮服务监管有待加强,全省目前有餐饮类门店共278845家,其中比较规范的酒楼酒家、职工学生饭堂仅占总数量的不到二分之一,而其余的则是小型餐饮店。地沟油,来源不明的肉、禽、蛋、蔬菜、豆制品等,在小规模餐饮企业、尤其是大排档,被经常性使用。
他建议建立食品注册备案体系,主要是指对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将每份可独立销售的食品,都在政府部门注册备案,并形成食品信息数据链。
古少明建议,由省食药局牵头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挑选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城市,率先进行城市规模级的食品安全信息注册备案的工作试点。在试点城市的大型商超卖场、社区超市和食品连锁企业应用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带动上游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下游餐饮服务追溯体系的建设。试点城市应用成功后,在全省应用推广,最终,建成覆盖全省、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信息注册备案体系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定期公布耕地土壤污染数据
省政协委员、深圳市绿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康景关注的是耕地的土壤污染问题。2014年,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目前我国大约有2000万公顷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大约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1/5。广东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现在各级政府特别重视看得见的污染,比如各地空气质量数据,水污染数据,一查就可以知道,治理的力度也非常大,因为容易出政绩,‘蓝天白云’容易获得上级和老百姓的认同。有些地方可能担心影响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甚至还刻意遮掩土地污染的事实!”黄康景建议对全省各地农田受污染情况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详细的摸底调查,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参照空气污染、水污染数据发布办法,定期公布广东耕地土壤污染数据。
他建议各级政府除了要重典、重拳落在问题企业身上外,还要严厉地追究相关监管者的责任,要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国土、农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广东的粮食和其他食用农产品安全。
“将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上升为法规。”他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尽快出台《广东省食用农产品管理条例》,依法进一步保障广东食用农产品安全。 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赖南辉 张其明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薛鑫
关键词:广东政协委员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污染 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