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警惕“富裕流感”侵蚀
有能力过奢侈的生活,却自求简朴,这对个人幸福乃至社会发展更为有益
美国著名的科技奢侈品定制厂商Brikk,日前发布了两款黄金钻石版的苹果手机,一款起价约26万元,一款则约35万元,成了最近热议的话题。
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有了钱的人追求跑车豪宅、名包钻石,是个人自由,却不值得提倡。奢侈品本质与“爱”等精神世界无关,但若在一些人那里异化成“真爱的成色”,甚至衍生出“宁坐宝马车里哭、不坐自行车上笑”等拜金主义,恐怕就是一种病了。
马克思曾这样描述消费的本质,“在伦敦最繁华的街道……陈列着世界上的各种财富:印度的披肩、美国的左轮手枪、巴黎的胸衣、俄罗斯的皮衣和热带地区的香料。”商品正面,“都挂着冷冰冰的白色标签,上面刻着阿拉伯数字……”当数字开始对物品的意义起决定性作用时,消费就难以逃脱被“唯物质”需求所支配的格局。
研究奢侈问题的德国学者桑巴特曾写道,人们浪费自己的收入,挥霍尽财产,奢侈像无底洞,吞噬了一切。这些话虽然时隔很久,但用来描述现在沉迷于消费炫富的人们,仍然非常准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就将这类社会问题形象地概括为“富裕流感”。最近几年,随着全球化推进和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这个概念重新火了起来。令人忧虑的是社会对这一问题认知的错位。美国富二代库奇的案子去年曾被舆论持续关注:疯狂酗酒之后,库奇驾车酿成车祸,致使4死2伤。但律师以其患有“富裕流感”为由进行辩护,法官最终判其10年缓刑。美国PBS电视台纪录片《富裕流感》的共同制片人约翰·格拉夫对此颇为不平——“我们当时提到富裕流感,是用来形容一种社会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没想到今天会被拿到法庭上用作富二代的挡箭牌。”
没错,治疗这种病不需要服药,而是要转变社会文化。美国作家莱斯在名为《多了》的绘画书中讲过这样的故事:一只喜鹊因意外惊喜开始源源不断地囤积物品,越堆越多直到同巢窝和树枝一起坠地。有评论称,这是“关于贪心和物质主义的警示故事”。消费之于生活、之于经济都需要一个理性平衡,有能力过奢侈的生活,但却自求简朴,才对个人幸福乃至社会发展更为有益。
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的“进步简朴律”,文明成长的关键,在于文明能否将能量和关注,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审美、文化、艺术面。
编辑:水灵
关键词:富裕流感 警惕 侵蚀 美国 消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