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北影节抢票不必局限集邮经典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相对完善,便于选择,除了主竞赛单元之外,大师回顾、获奖集萃以及经典修复等都是影迷趋之若鹜的热点,《教父》与“爱在”三部曲炙手可热,真正值得看的还有那些“一期一会”的片子。
对于一个没有抢票经验的电影节新手来说,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抢票界面还算友好,至少想看的场次基本都能买到,而像“爱在”系列这种秒杀级的,也非常幸运抢到了座位不太好的一张,要知道8点放票,我可是9点钟施施然才打开手机抢票终端的啊,这也并不很像是一个资深影迷的作为了。
大概因为今年的片单是逐次放出,今天一个罗伊·安德森,明天一个英格丽·褒曼,而直到抢票前两天,所有的排片时间才可以查到,对于那些习惯早日画表格定行程的强迫症影迷来说确实有点无计可施,但别忘了那些为一年一度电影节不惜辞掉工作专程来看电影的毕竟是少数,虽然有人说,工作分分钟可以找,你下一次大银幕看到《教父》全系列将会是哪一年呢?更不用说《纵情一曲》这种大导遗作级别的珍贵放映了。但我想大多数人会像我一样,没有电影马拉松的爱好,一天一部已经是极限,还要绕开工作日、选择就近的电影院,就算是一间供货充足的超市,也要有自己的购物清单对不对?
今年的北影节展映单元相对完善,便于选择,除了主竞赛单元之外,大师回顾、获奖集萃以及经典修复等都是影迷趋之若鹜的热点,当然前面提到的《教父》以及“爱在”三部曲确实炙手可热,但抢到的大多数也是为了弥补DVD和数字放映的缺憾,经典嘛,从来不缺乏被重温的机会。
真正值得看的其实是那些“一期一会”的片子,电影节的意义也在于此。我记得有一位影评人总结了数年抢票经验后,适量减少了重看经典的量,加大新片比例,特别是那些缺乏网络资源的纪录片、正常渠道很难看到的低成本国产电影等,那些连连出蓝光和导演剪辑版的烂熟于心的经典,能抢到自然是好,抢不到也不必挂心,倒不如视野打开一些,触角伸远一些,也许就会发现另一个天地呢。假如你非常想看罗伊·安德森,但又只知道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寒枝雀静》,那么不妨在他的展映里面找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哪怕是光听名字就下单的《二楼传来的歌声》和《瑞典爱情故事》……
还有微信公号“顿河&克赛”提到的,有一些影片因为译名翻译导致从热门跌入了冷门,比如《不可抗力》,这么平庸的名字加上不起眼的海报完全让大家忽略了,但实际上这就是去年奥斯卡九强的瑞典电影《游客》,说是温和版的“Gone Girl”,我看倒像是暴风雪灾版的“范跑跑”,当时也是各种资源榜的热门电影;另外还有一部蒙冤的《情动假日》,听起来充满小清新况味,却是讲家庭妇女与杀人犯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如果另一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更多些——《劳动日》,另外这也算是去年凯特·温斯莱特想再次冲击一下奥斯卡的影片,没成功,却不意味着不好看。
参加过两三次电影节的集体活动之后,我们自然会对自己的电影喜好有个明确的估量,是情怀型还是集邮型,是为了弥补数码时代的速食还是有针对性补课哪个导演的创作脉络。看电影是放肆,抢票是克制,祝大家与电影女神约会愉快,莫辜负这大好春光。
□柏小莲(媒体人)
编辑:水灵
关键词:抢票 经典 电影节 北影 集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