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科学需要反权威的“菠萝”
原标题:科学精神的传播需要“菠萝奖”
4月11日,由果壳网和浙江科技馆联合主办的“2015菠萝科学奖”正式揭晓,本次菠萝科学奖共评选出了九大奖项,研究内容依旧让人瞠目结舌: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次,为什么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
对于这些奇怪的问题,如果只看到了搞笑、娱乐,恐怕就说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和功利的氛围中,我们的好奇心正在丧失,对真理的追求已经有些木然。其实,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内容背后,是对科学本质严肃的追求。
这些问题看似娱乐,但却出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蔡华俭课题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胡立德教授等“科学界人士”之手,是认真研究的结果。与此前的“石头剪刀布”研究一样,这带给我们对科学的不一样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科学精神?又该怎样在社会发扬科学精神?
当下,科学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被量化为论文的发表、项目的申请多少,甚至做什么研究不重要,只看论文发表在什么层级的刊物上,项目是什么级别。这不仅使整个社会对“搞科研”产生了非议,也严重影响着科学界的形象。菠萝科学奖则让我们有所触动,激发我们重塑真正的科学信仰——科学不仅仅是论文的发表,更不是所谓的计划性、攻关性课题。
梁启超先生当年就曾明确指出,中国学术界因缺乏科学精神所以生出如下之病症:一笼统,二武断,三虚伪,四因袭,五散失。发展到今天,病态依旧存在,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常识告诉我们,科学是反权威的,科学精神更要求我们用理智去判断事物。站在这个立场上,菠萝科学奖给我们的启发可能更多。它将引导我们去反思教育,特别是教育孩子们如何树立科学精神。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重知识而轻方法、重灌输而轻互动,教学内容片面单一,方法陈旧落后,死板教条忽视学生怀疑精神的培养,重分数轻“人”的教育。这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科学精神的树立和强化。菠萝科学奖启示我们要重视孩子们怀疑精神和求实精神的培养。科学不是凝固的知识体系,而是在与各种谬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没有追求真理的勇气,没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就无法行走在科学大道上。并且,任何科学研究都来不得虚假和浮夸,更要拒绝功利,防止被利益俘获,敢于创新和敢于否定自己一样重要,科学精神强调凡事皆求证明,强调有根有据。无论菠萝科学奖使人多么捧腹,“有根有据”的科学精神都值得尊重。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已经被科学史所证明。菠萝科学奖的重要性在“奖”之外——坚持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这可能更重要。
编辑:水灵
关键词:科学精神 传播 菠萝奖 仰望星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