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背篓、手机与山里娃
原标题:人民日报青年驿站:背篓、手机与山里娃
一年前,我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四川荣县支教,与一大群山中的少年为伴。冬去春来,时过境迁,回想起这群朝夕相伴的山里娃,我总会不觉想起两样东西:一个是背篓,一个是手机。
先说背篓。在大山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少不得它。踏着晨光,坐在妈妈的背篓里赶集,妈妈背着娃,娃手里抱着菜,等日头大了,就拿田头采的荷叶当帽子——这是许多山里娃作文里描述的童年生活。山里娃的祖祖辈辈们都是这样背着背篓过日子,直到如今抛弃背篓拿起手机的一代。
再说手机。村里孩子的父母多在外地打工,手机成了这些留守的山里娃最好的伴侣。或许是常年与孩子疏离,亏欠心理使然,每逢过年,父母总想把城里“最好的”都带回家。如此一来,山里娃们的手机丝毫不比城里娃逊色。
背篓和手机,是两代山里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承载过去,一个指向未来,如今却相遇在了山里娃当下的生活里。
在大山里,背篓是优美的、温馨的,也是沉重的、迟滞的。一只背篓,承载着人生之乐,也承载着生活之重。彼时,山里娃们的父辈,正是顺着改革大潮,背着背篓走出大山,见识了大山之外的广阔天地。而此刻,他们毫不吝啬地给自己的孩子们带回最时尚的手机。其中良苦用心,也许不仅为了随时通话交流,也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班上好多孩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他们知道村头的路有几个岔口,每条道旁栽着几棵樱桃树,却不知道几公里外那条国道的终点是哪里。手机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然而外面的世界是否真像他们从巴掌大的屏幕里窥到的一样呢?
与家门前那条河的流向恰恰相反,地处大江大河上游的他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反倒是处在传播链的绝对下游。手机不仅会传递惊喜,也会传递虚幻,和城里孩子看着一样的电视剧、追着一样的明星偶像的山里娃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他们仅凭有限的生活经验又怎能区分其中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真实?他们又会作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这些困惑没有人为他们解答。
我曾问过我的这些学生:“你们还愿意背起背篓、回归田园吗?”不少孩子们的答案是,“不是不想,是不会。”比如撤点并校,一方面的确节约了社会成本,然而从小学起就在镇上住校的生活,却让许多孩子离农具越来越远,也离世代相传的乡土味道越来越远。
山里娃家中的三代人,白发人归于田地,中年人外出打工,而新一代的山中少年,在“无力进城、无心还乡”的困境中漂泊的,恐怕不在少数。对每一个山里娃而言,从大山走进城市只需要一张火车票,在大山深处看世界也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几下,但他们精神的真正成长和心灵的还乡,仍需要跨越数不清的大山大河。
编辑:水灵
关键词:山里娃 背篓 手机 打工 还乡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