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严隽琪出席清华民进组织生活会侧记
原标题:“民进就是我们的家”——严隽琪出席清华民进组织生活会侧记
“虽然我们岁数大了,身体都不太好,但是我们都特别爱参加组织活动,因为在我们心里民进就是我们的家。”4月8日,民进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上,一位清华附中支部的老会员正在发言。
这次组织生活会的主题是围绕民进成立70周年,继承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立志“双岗建功”。让大家倍受鼓舞的是,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也来到清华民进会员中间,和大家一起过组织生活。
民进即将走过70年的历程,清华民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当初的老会员们现在怎么样了?他们都有什么想法?这些都是严隽琪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她特别把时间留给了几位老会员。
“我今年80多岁了,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科研工作,成果获得过科技奖,我觉得现在可以把它变成财富,我也愿意把一些好的想法和经验讲给年轻人……”老年支部会员沈英鹏的话说出了很多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老会员是我们民进的宝”。如何不断创造条件、创新工作形式来关心、丰富老会员的生活,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委员会还真没少想办法。
首先是“请出来”,鼓励他们融入到社会中。每年除了春游、秋游这两个“常规动作”外,还支持老会员们的“自选动作”,如参观现代科技企业、结伴旅游等。
其次是“走进去”,将组织活动和温暖送到老会员的家里,最温馨的就是坚持了10多年的“包饺子”活动,这也是清华民进老支部主委罗棣庵留下的一个传统。每年老年支部的会员都会去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会员家里看望,大家一起包顿饺子,聊聊天,过一次热热闹闹的组织生活。
更为时尚的是,老会员们还都加入了微信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委员会的工作。
委员会一方面坚持通过精彩纷呈的组织活动,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都精彩”;另一方面,又注重在工作细节中暖人心,注重利用年会、团拜会、表彰会的机会,不断营造“家”的氛围。
这次组织生活会的参会会员中,既有入会30多年的老会员,也有刚刚递交入会申请的“准会员”,可谓老中青三代民进人齐聚一堂。
委员会为这次组织生活会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老年支部、大学支部、企业支部、美院支部、附中支部、企业支部代表做主题发言,双岗建功也是大家发言中谈得最多的内容之一。
“自强敬业,厚德有为”是委员会的会训。自1982年6月清华附中史雯霞老师加入民进,成为清华民进第一人后,30多年来,从这个基层组织中走出了一批代表人士和优秀会员,他们以自己在本职岗位作出的突出贡献,为民进组织赢得了美誉。其中,清华美术学院承接的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核心团队中有5人是民进会员。
清华附中支部会员张钦,虽然是80后,但确是有着10年会龄的“老会员”了。他介绍了支部支教延庆二中的活动情况,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双岗建功”的具体内涵。
2008年9月,清华附中支部在北京市委会的协调下参与支教延庆二中的工作。六年来清华附中共有28位教师先后加入这支队伍,绝大部份老师是市区学科带头人,师资力量空前。如今延庆二中整体水平居于县里第二,某些单项指标居县里第一。
“我每次参加组织活动都感到很受教育,有很大收获,组织活动可以激发人的热情。”民进中央原副主席陈难先在会上也表达了自己的参会感受。
为了更多参会的会员能够发言,会议特别取消了中间的休息环节。介绍民进历史、分享工作经验、提出意见建议......这时候所有的人只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严隽琪深有感触地说,“今天下午参加了一个时间不长但内涵很丰富的组织生活会。”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进 清华 组织生活 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