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南京虐童案:养母该被批捕吗
原标题:南京虐童案:养母该被批捕吗
虐童案解决应以有利于孩子成长等为标准,而不是片面强调“严打”。司法层面的应对,也不应从拒不处理滑到“严打”极端上。
“南京养母虐童”案有了新进展。在行凶者李某被刑拘后,4月16日,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就此案举行“审查逮捕听证会”。会上辩护律师宣读了李某的致歉信,表示“将用加倍的关爱来弥补过失,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此案推演到现在,有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审查逮捕听证机制,公众对此比较陌生。原来,逮捕作为最严厉的人身强制措施,其适用有严格的法定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才适用逮捕。之前,批捕程序主要在司法机关内部操作,不利于保障嫌疑人的申辩权,也不利于受害人表达诉求。
2010年最高检、公安部公布的《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特别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听证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各地也推出各自的试点方案。这次南京市检察系统听取各方对是否逮捕李某的意见,正是对这一新机制的适用。
其次,虽然虐童案引发社会公愤,南京警方立案、刑拘也十分果断,但案发后被虐儿童及其亲生父母多次为李某“求情”。据报道,被虐儿童生母与李某是表姐妹,李某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生母担心,一旦收养关系解除,在南京生活了3年的小磊将被送回安徽老家小山村。事实上,很多家庭虐童案的背后都有着亲情、法理、经济等千丝万缕的因素,远不是“把坏人抓起来”这么简单。
一方面是严肃处置虐童者成共识,一方面是上述多重考量,我国当逐渐探索出一套稳妥机制,而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从之前司法机关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借口拒不处理家庭虐童案,滑到片面强调“严刑峻法”把行凶者抓了判了一了百了。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虐童案解决也应以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为标准。
去年年底,最高法、公安部等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包括:民政部门将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接受被虐儿童;由教育等部门依法起诉,剥夺不称职父母的监护权;《意见》也给出了“改悔机会”,让监护人向法院申请恢复监护人资格。这起虐童案是一次不幸,但对各地落实《意见》,探索完善虐童案(特别是监护人虐童案)处理机制是一个契机。
惩前毖后、宽严相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应成为处理这起案件的原则。涉事司法机关要动用司法智慧,对行凶者的真实悔罪情况、是否可能重犯、如何有效防范及对小磊生活学习的前景,做出评估、研判,然后决定是否适用不起诉、适用缓刑等司法政策工具,稳妥处理此案,既要让行凶者受到应有惩罚,也保证处理结果有利于小磊成长。此外,学校、社区、公安等方面也要协调配合,形成一张有效的保护、监督之网,这比片面强调“严打”更重要。
□徐明轩(法律工作者)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南京虐童案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