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医患关系不能求解于打领带

2015年04月22日 15:23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医患关系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近些年来关注度持续不减。网上查一查,对于“医患关系”严谨的解释是这样的: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么一看,医患关系是件挺复杂的事,但是,好像东莞有医院瞬间便有了解决此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一剂灵丹妙药,居然就是一根领带。

  广州日报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东莞市儿童医院的男医生们都悄然穿起了衬衫打上了领带。在要求男医生打领带的同时,医院还规定男医生把长头发剪掉,抽烟的要戒烟,女医生要把长头发扎起来,不准戴金戒指、金项链、长耳环;注重言谈举止。据院方解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改善医患关系努力”。

  见过让医生戴钢盔的,还真没见过鼓励戴领带的。东莞儿童医院的院长表示,“医生注重自己的仪表是对病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职业的要求,要庄重。”“医生穿上衬衫打上领带,是提醒自己在工作状态,是医生就得有医生的样。这样一来,说话文雅了,态度和蔼了,形象变好了,对减少医患纠纷都有帮助。”这个道理并没有错。老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洋派的说法是改善视觉系统包装,穿得整整齐齐、斯斯文文的人,一般很难做出粗鲁的举动。而白大褂作为医生的制服,更能带来权威感。

  但所有这些从外在形象上入手的“加分项”,必须有一个实打实的内核作为支撑。就好像一台冰箱,无论你怎么设计包装它,如果它的制冷能力令人生疑,就算是搞个红木外壳也是白搭。医患关系是多么复杂的一个命题,这里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社会矛盾的积累,还真不是医生们每天都戴上从淘宝批发来的、价值9块钱的拉链式领带就能搞定的。同理,戴钢盔这种走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也是无助于任何问题的处理。

  现在医患矛盾的解决,往往采取改变医生这个最终端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思路,但是医生的专业是治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能做到“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院的管理者和医药卫生管理部门担负的才是更多的协调功能。强调医生护士的着装规范,更主要的功能在于符合护理要求,方便专业人员工作,良好形象是锦上添花而非核心生产力。不是每个看上去仙风道骨的“老中医”都能妙手回春,甚至有些根本就是骗子。同理,小小一条领带,也真发挥不了帮助减少医患纠纷的大作用。而且,东莞挺热的,要是医院空调开的不足,只好扯开领带办公,那还不如不戴。

编辑:水灵

关键词:医生 医患 关系 打领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