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救援队的“神犬奇兵”
新华社加德满都4月29日电(记者 白阳) 忙碌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里有这样一组特殊的“战士”:它们不用工具,不惧危险,嗅一嗅、听一听,就可能在废墟里发现幸存者——它们是中国救援队里的“神犬奇兵”。此次在尼泊尔,中国国际救援队共有6只搜救犬投入到搜索幸存者的工作中。
“追风”、“雷影”、“银狐”、“天使”、“五六”、“石头”——如同它们威风凛凛的名字,这6条搜救犬都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行动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勋犬”。“玉树、芦山、鲁甸……”一位训导员掰着手指头说道,“它们不会说话,但救过很多人的命。”
“‘追风’,上!”在一栋倒塌的住宅前,训导员拍拍“追风”的背,指向废墟内一处下面可能有幸存者的缝隙。这只5岁的比利时牧羊犬顿时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过去,在缝隙处左右嗅了起来。训导员告诉记者,搜救犬不仅能嗅出幸存者的气息,还能听到幸存者制造的响动,只要发现生命迹象就会大声吠叫作为提示。因为它们在搜索时必须全神贯注,所以体能消耗极大,每工作15分钟就得休息1小时才能继续第二轮搜索。
房屋的主人告诉记者,他家已经有4个人确认死亡,两个人受伤被送进医院。当中国搜救人员抵达的时候,他激动地从废墟上跳下来,请求队员帮助。然而,几只搜救犬轮番搜索了好几遍,好消息还是没有传来。不过,这次搜索也并非一无所获,一只搜救犬在废墟里发现了一部手机。训导员把它交到房主手里,房主拿着手机摩挲了半天,轻声说,这只手机是他姐姐的,没想到还能找回来。
训导员介绍说,搜救犬的品种主要有金毛、比利时牧羊犬、史宾格、拉布拉多等,每种犬的性格各有不同,因此搜救也各有侧重。一只搜救犬从8个月大时开始参加训练,需要1年半到2年时间才能正式“出师”,开始执行搜救任务。搜救犬一般工作到7岁,就会因高龄退役,之后在普通人家“安度晚年”。
太阳渐渐西沉,中国搜救队员和搜救犬还在一处震后废墟上不停地忙碌着。距离25日尼泊尔强震的发生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小时,然而中国国际救援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还在继续寻找着生命的迹象……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中国救援队 神犬奇兵 尼泊尔地震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