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修公路为何雨中破相?
原标题:胡建兵:新修公路为何雨中破相?
5月2日,郑州郑密路与南三环向南约2公里处,一场大雨过后,新修好不久的郑密路快速路塌陷一个长约16米,深1.5米,宽约3米的大坑,目前该路段封闭通车。(5月3日光明网)
钢筋混凝土修的大路怎么会经不住雨水的冲刷?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工程当初是如何施工的?工程监理部门当初是如何把关的?有关部门又是如何验收的?其实,郑州已经多次发生了新修道路经不起雨淋的怪事。2008年7月13日晚的一场暴雨后,刚刚修缮完工的经八路全段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塌陷、破损共143处,不得不再次施工修缮。2011年9月14日凌晨,郑州市一条刚修好不久的路面突然发生塌方,停在路上的两辆面包车不幸沦陷。2014年12月5日,郑州市化工路与西三环交叉口向北约50米处,新修的道路还没通行就塌了……
道路跨塌可能有多种原因,有地质的原因,也有地下管网建设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更关键的是人为的原因。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存在着层层转包的情况。施工方用钱铺路,只要拿下了被施工单位的有关领导,就等于拿到了施工权。拿下了验收者,即使是“豆腐渣工程”也会顺利拿到“合格证”。而层层被剥皮的后面,施工单位不得不偷工减料。
一条道路如果年久失修,出现问题这还情有可原。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出现道路塌陷还能说得通,但在并无自然灾害的城市,道路塌陷频发,肯定有人为因素在里面。像郑州市郑密路快速路这条刚修不久的路段,在没有超大型车辆超负荷运输的情况下,一场雨就把它“淋塌”了,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修复塌陷的道路相对容易,修复监管者的良心和责任心则要难得多。道路塌陷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相关部门良心和责任感的不足,照出了有关部门监管的缺失。因此,公路塌陷后不能一修了之,必须要查明具体原因,特别是应多从监管责任制与责任心“塌陷”上找原因。必须启动责任倒查机制,对于在施工质量方面查出的问题,有关部门要严处责任人,不可姑息迁就。否则,一场雨就让道路塌陷成这样,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编辑:水灵
关键词:新修公路 为何 雨中破相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