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国资系统正风反腐透视
原标题:守好国有资产资源的仓门
——国资系统正风反腐透视
立夏,夏季开始的日子。“国企”这个词的热度,正与空气的温度一道,与日俱增。
几天前,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13个被巡视单位的整改情况陆续公开。其中,针对此前巡视组反馈的“利益输送”、“靠船吃船”、“吃里扒外”等央企存在的突出问题,各被巡视央企的整改情况引起广泛关注。
有媒体统计,今年4月,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通报的落马官员中,国企高管便有22人。
来自国资委纪委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31件,同比增加133.9%;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0人,同比增加56.7%;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7人,同比增加184.6%;挽回经济损失3750万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数据全线“飘红”
4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而在此前的4月10日,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赵家兴,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原副总裁李军,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张天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天之内便先后刊发3名国企高管落马的消息。
有媒体报道,今年3月至少有15名央企和地方国企高管被查,平均每两天一个。而在刚刚过去的4月里,这个频率变得更高。
“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在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对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石的国有企业而言,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不是例外,从严治企还必须升级加码。如何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是国资系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去年4月至10月开展的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国资委便是8个试点地区和部门之一。按照“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要求,国资委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不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
在国资委纪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反映问题线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记者看到,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对2003年以来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不留死角。
据统计,2014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接受信访举报24048件次,同比增加50.1%;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345件,同比增加86.9%;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这些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仍在持续“飘红”。
多方“利剑”同出鞘,充分发挥巡视震慑作用
“巡视”,对国资系统而言无疑是今年的一个热词。
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13家被巡视单位中,就有8家是央企。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作出“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的部署后,今年中央首轮巡视便对26家央企进行了专项巡视。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当前要全力以赴抓好专项巡视的整改工作,中央企业要找准症结、立行立改、限期完成。”在国资委2月28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会议上,国务委员王勇要求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为配合中央巡视组督促央企抓好巡视整改工作落实,国资委党委专门成立巡视工作整改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毅担任组长。他对国资委提出了“以实际行动跟上党中央的步伐,坚定不移反腐败、旗帜鲜明反腐败、率先垂范反腐败”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资委巡视工作也在进行中——今年要完成对18家国资委党委管理领导班子中央企业的巡视。国资委巡视组去年曾对12家中央企业进行巡视,发现问题325个。
3月25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第三巡视组进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并召开巡视工作动员会。至此,国资委向6家中央企业派驻的巡视组悉数到位,今年新一轮国资委巡视工作全面展开。
在此前国资委巡视组向被巡视企业的反馈中,干部职工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对违纪违规问题查处不及时;利用职权为亲属和朋友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或进行商业贿赂;违规向民营企业盲目投资,向关联企业输送利益;在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结算中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弄虚作假骗取工程资金,造成企业巨额亏损;存在“裸官”问题;等等。
而在央企层面,不少企业也纷纷组建巡视组,力求对企业内部违纪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充分发挥巡视的“利剑”作用。
前不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个巡视组,开展对成员企业的巡视工作,年内还将再成立2个巡视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今年组建了8个督导巡视组,分片区开展督导巡视,目前已发现问题线索61件,该公司纪委正按照案件线索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列入纪律审查重点
4月2日,国资委召开在京中央企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座谈会,国资委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强卫東要求各中央企业按照中央纪委和国资委党委的部署,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使其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
6天前的3月27日,国资委通报了4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引起广泛关注。
“纪”在“法”前,党员干部违法必先违纪,企业领导人员亦不例外。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纪律审查的重点,加大曝光力度,扩大成果、不断深化,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2014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171起,548人受到处理,其中22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这三个数据分别为63、131和89。
当前,在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正进入爬坡过坎的阶段,亟须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而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扎紧篱笆守好仓门,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国资系统纪检监察机构而言,必须对纪律问题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决不能养痈遗患、放任自流。
定位准则责任清。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也是纪检监察机构“三转”的深化。
经国资委党委批准,国资委纪委、驻委监察局近期还对内设机构和人员进行了整合优化,推动委局工作力量向主业主责倾斜,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和1个信访案管室,执纪监督人员占到80%,进一步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的本职。(记者 王少伟)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国资系统 反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