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上清华”真的只靠智商吗?
放眼全国,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的学生,是否全进了清华?清华之外的高校学生,他们的智商又是多少?如果没有进行这样的调查,凭什么说“上清华只靠智商”?
你为什么没能考上清华,是因为你智商不够。别生气,抛出这一观点的是家庭教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晶。据新华社报道,王晶对清华五百个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能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家庭背景、个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们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
“能考上清华原因并非个人努力而是智商”,讲出这样的话,想不挨板砖都不可能。
既然王晶教授称对清华五百个学生进行了调查,而且抛出了“他们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这样的数据,姑且信以为真。但王晶教授没有回答,放眼全国,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间的学生,是否全进了清华?清华之外的高校学生,他们的智商又是多少?如果没有进行这样的调查,凭什么说“上清华只靠智商”?
要想取得高分,不是仅靠努力就可以的,需要一定的智商,但没有努力也肯定不行。不排除一些学生的智商相对高一些,但如果没有努力作基础,也很难取得好成绩。而且智商这东西,就跟海绵里的水一样,老不注进新水,海绵早就干了。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添加新知识,这才能始终保持高智商。少时聪慧,长大无为,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从无断绝。
这也是人们一般认为的,要想取得好成绩,智商和努力一样都不能少。一个学生保持好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远远不是一句苦用功、死读书可以妄言的。把好成绩等同于死用功,这种简单化、绝对化思维,实在是太幼稚了。
在讲了“上清华只靠智商”后,王晶教授还讲,“大家要承认个体差别。这样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这也可能是他讲话想要强调的重点。只是,有必要用“能考上清华原因并非个人努力而是智商”这种轻佻而哗众取宠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重点吗?轻言“上清华只靠智商不靠努力”,实际上反而会影响人们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不客气地讲,“上清华只靠智商”这种论断,其实就是一种反智论。
□毛建国(职员)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上清华 真的 只靠智商吗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