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高考疯狂标语的社会图景
原标题:高考疯狂标语折射的社会图景
2015年5月21日,广西桂北,高三教室里,一条条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标语,提醒着毕业生,高考季就要到了。(5月24日 新华网)
高考作文婉拒了诗歌写作,而在高考前夕的中国校园,到处都弥漫着古体诗的励志氛围。去年的一项民调显示:38.2%的受访者还记得自己的高考标语,58.0%的受访者认为高考标语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人丑就要多读书”、“要想成功,必先发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标语,尽管或令人莞尔、或歇斯底里,却也别有一种励志的动能,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负青春。
有人担心,疯狂标语会“带坏孩子”。这样的杞人之忧,就像害怕言情小说会飙升性犯罪一样滑稽。这种价值洁癖,显然已经忘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个成年年轻人,社会阅历又岂只是这几条无伤大雅的标语?尽管衡水二中曾将教学楼“铁栏杆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的中学,都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区区几条“疯狂标语”,就像每日里会心一笑的朋友圈里的段子,谁会死抠字面的意思?
每年,中国的高考励志标语都成为社会议题。这无非是因为在今天,高考依然承载着实现代际转换、阶层流动、改变个体及家庭命运的历史重任。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规则也进一步明确,“裸分高考”成为捍卫高考公平的不二之选。这一系列变革,客观上仍强化着高考的功能性地位。
在媒体梳理的高考疯狂标语中,“变”与“不变”的,是这个时代的图景。一则,“不变”的是强调自强自立,是褒赏吃苦耐劳的价值取向。譬如“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不苦不累,高三无味”等标语,不过是将“吃得苦中苦”的古训,找到了时代化译本而已。又譬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等标语,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段子式姿态,强调躬身自省,印证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思维。
二则,“变”中足以窥见公共治理的步伐。前两年,“战胜富二代,考过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等标语屡见不鲜,各种不同版本的标语固然意在唤醒个体的奋斗自觉,但显然也旁敲侧击了“拼字诀”下的社会乱象。拍蝇打虎以来,高招舞弊空间越来越狭仄;加之高招制度励精图变,也进一步净化了博弈平台——因此,在今年的励志标语中,才出现了“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新鲜说法。仔细品读,这里既有政治脱敏的新鲜感,亦有大气磅礴的正能量的价值旨趣。
高考标语其实比高考作文更耐人寻味,因为相较于后者,看似疯狂的标语,更真实而大尺度地显示了年轻人的“壮怀激烈”,以及他们对于这个时代与社会的认知与评判,乃至于昭示着他们如何因应民族与国家的梦想。少点吹毛求疵,多些理解宽容,在高考疯狂标语里,也许舆论会读懂更多的有效信息。(邓海建)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高考疯狂标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