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背经典免驾校学费,有意思
武汉有所驾校的老板因为是“国学迷”,就给大学生报名者开了个“小灶”:只要背出指定的国学经典篇章,就能申请减免驾校学费。具体来说,报名者能背诵1000字,就可减免200元学费;背诵8000字,减免1500元;倘若一口气背完3万字,则3800元学费全免。
背经典免驾校学费,有意思。前两年,湖南岳阳楼搞了个“免费通行”,门槛是游客在10分钟内能用普通话背出《岳阳楼记》。我在当时即认为这个做法很有创意,因为无论从主观动机上还是从客观效果上,对光大范仲淹的这一千古名篇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我甚至建议,岳阳楼景区的做法可为那些具备人文内涵的景区所仿效,期待升华出新的创意。现在,武汉这所驾校之举当然不敢说是“升华”的结果,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前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狭见。学习机动车驾驶与了解国学经典,这两件貌似毫不搭干的事情,不是一样可以找到结合点吗?
一口气背诵3万字的国学经典,放在从前甚至几十年前也许都不是什么难事。我们看前辈杰出学人的童年经历,大抵都对背诵四书五经记忆犹新。武汉驾校“指定的国学经典篇章”究竟为何,我没有看到明细,报道说5月24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乐艳艳挑战背诵3万字,从《论语》开始背起,之后是《大学》、《中庸》、《孟子》……可知无外也是那些。3个小时后,乐艳艳挑战最高难度大获成功,在为她高兴的同时,我也有一丝困惑不解:乐艳艳究竟背诵了多少字?因为即便《论语》《大学》《中庸》这三部全都忽略不计,光是《孟子》,字数就已经有3.5万了!这一点似乎没有疑义,不像《论语》的字数,前几年因为于丹女士的一句话,还掀起了一场辩论赛。于丹女士说:“‘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此语既出,马上有人指出两个数字都错了,一个是《论语》1.5万字,再一个是《论语》64处提到“君子”,都没有于丹说的那么多,结论是此乃于教授“治学态度不太严谨使然”。但旋即有人代于教授进行反驳,说他也数了,1万5没错,“君子”却有103,符合“一百多次”。还有人说,数啥呀,网上一下载,放word里点“字数统计”不完了?只是这一来,《论语》倏地又变成了2万1了。不用说,这是算上了标点符号,而我们都知道从前的典籍包括《论语》在内并没有这些。笔者无意介入他们的纷争,只是想跟武汉那家驾校开个玩笑,考人家经典的熟稔程度,自己先得弄清楚经典的规模,大学生自己也是,否则糊里糊涂地就“吃亏”了。因为,即便按“倒于派”的算法,乐艳艳也足以领到两次免费学车的入场券了。
报道还说,24日来到现场的23名大学生中,有15人参加了考核,6人通过,其中两人背诵字数超过8000字,其他4人背完2000字左右。由此可见,背经典免驾校学费,诱人不假难度挺大,但这项活动还是很有意思的,至少可以触动一下打算学车的学子们对经典的关注热情。有专家提醒:“参加背诵考核的学生为了减免学车费用而死记硬背,没有领会国学经典的要义,这个活动可能就偏离了初衷。”我倒不这么看,先背了再说,慢慢再去领会不迟。经典的领会需要生活的积淀,不是别人领会的那些现成东西可以径直拿来。《论语》的研究早就汗牛充栋,但是别人说得再多,真正想要了解它,还得自己去读原著。过于言简的经典,其要义哪可能有标准答案、哪有一下子就能领会的道理?(潮白)
编辑:水灵
关键词:背经典 免驾校学费 有意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