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银行的钱堵在哪了
近日,同事去外地出差,当地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谈起发展中遇到的难处,资金问题是其中重要一环。作为养老机构,由于自身发展特点,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短期内又无法实现盈利,银行不愿意发放急需的长期贷款,对这家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养老产业属于朝阳行业,是很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并非个别现象。近几年,国家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国家重点建设、基础建设以及向小微企业、“三农”倾斜,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当下实体运行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企业贷款难,是因为银行缺钱吗?去年以来,货币政策几度出手,从降息到全面降准再到定向降准,都是为了给实体经济释放更多可贷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这些举措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近期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连续低位运行,市场资金面延续宽松状态,可见银行并不缺钱。一方面是短期流动性较宽裕,一方面是企业融资困难、嗷嗷待哺,表明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货币政策向实体企业的传导渠道不够畅通。
银行资金不能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原因有很多。从根本上说,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所处市场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银行业结构以大中银行为主,服务大客户是大中型银行的先天偏好,在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时,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客户又是主要资金需求方。正因为此,银行一直能够胜任着实体经济最有效的“水龙头”角色。近一两年来,传统行业发展步伐明显放缓,新增信贷需求不足。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快速成长,但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风险较高,很难成为大中银行的客户。在这种状况下,供需之间的错位便逐步显现了。
从银行的角度看,放贷意愿不强,也与其自身控制风险的考虑有关。在前几年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后,银行风险偏好已有所改变。同时,在存款增速放缓的大趋势下,一些银行也希望降低中长期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以减少期限错配。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要实现稳增长,固然需要宏观政策保持一定力度,但更重要的是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真正拧开银行这一资金的“水龙头”,让钱能真正花到实体经济上去。
结构性的问题,只有结构性改革才能“对症”。一方面,应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金融机构传导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改变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的局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让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获得所需的金融资源。
对于银行来说,也有一个适应新形势、创新经营理念的问题。既然市场环境变了,银行也不能再过于依赖大企业信贷投放,而应顺势寻求发展新模式,改变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提供更精准化的信贷服务,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加强产品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丰富市场投资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不可或缺。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担保、保险、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等配套政策激励制度,完善银行考核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适当提高其风险容忍度,能够激发银行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促进更多资金流向新兴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
编辑:罗韦
关键词:银行 企业 资金 经济 融资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