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山西省政协助力“六权治本”试点实施
推进权力运行法治化规范化公开化
本报讯(记者武珍) “对权力而言,没有监督的制度,是乏力的制度;没有制度的监督,是疲软的监督。”近日,山西省政协先后赴省交通厅及吕梁市就“建立依法决策机制,推进六权治本”课题开展调研,委员们在调研现场直言。
2014年12月,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在清除发生腐败的土壤上下功夫,将“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作为“六权治本”的内核,从源头上将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山西省委将省交通厅、吕梁市、孝义市作为“六权治本”的试点单位,就堵塞制度漏洞,推进权力运行的法治化、规范化、公开化进行积极探索。
为协助党政推进‘六权治本’实施,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山西省政协主席薛延忠主持召开主席会议进行部署:“省政协和委员要为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追查、违法必追究’目标建诤言、献良策。”
山西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委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今年以来,省交通厅和吕梁市围绕掌握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资金管理权的重点岗位,深入查找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并从制度层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取得了有意义、有价值的积极成果。
省交通厅主动对“权力”革命,在依法确权过程中,从最初梳理的267项权力最终确定为191项,同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建立责任清单和11项负面清单。“我厅强化了交通运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依法招标的项目全部进入平台交易,力避发生过去由于招标不公开不透明导致的腐败窝案。”省交通厅厅长李正印介绍说。吕梁市2012年之前经济指标在山西省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公共资源交易量也逐年加大,少数领导干部多次插手公共资源配置,官商勾结,设租寻租。“‘六权治本’实施以来,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原来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土资源交易和产权交易四大类交易事项的基础上,将农村水、交通、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事项全部纳入中心交易范围,平台之外无交易。”参与调研的省政协社法委主任王水成表示。
调研中,委员们还建议,既要杜绝规章制度大而化之,避重就轻等倾向,又要确保权力沿着法治化、规范化、公开化轨道运行;实施“六权治本”,既要信仰法律、敬畏权利,又要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既要以三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两张图(编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和行政职权运行风险防控图)、两平台、一监督为载体,推进“六权治本”,又要探索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审批,将权力运行置于公众视野;既要健全党内权力监督、人大权力监督,又要强化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媒体舆论监督机制。
相关政府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在吸纳委员建言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痕迹管理制度,使违规、违纪等滥用权力行为有据可查、有责可追;进一步完善《廉洁从政制度》、《行政执法监督监察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致力打造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
编辑:薛鑫
关键词:山西省政协 “六权治本”试点实施 权力运行法治化 山西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