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岛国包虫病防控经验不能照搬

2015年07月08日 09:03 | 作者:周廷宣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包虫病并非我国独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所有大陆中。近50年来,在防控包虫病方面,不少国家和地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比较突出的是一些岛国。

  冰岛:立法和犬注册管理

  冰岛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规范防治包虫病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初,冰岛有近15%的人感染包虫病。之后政府立法、启动健康教育计划,由农业部联合卫生部制定防控措施并强制施行,内容包括养犬注册、纳税、禁止家庭屠宰等,经过30多年持续努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澳大利亚、新西兰:驱虫和犬捕杀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两国由农业部和州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实施以宣传教育、驱虫、监测与犬捕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30多年不间断努力,亦收到较好效果。

  塞浦路斯:控制流浪犬

  20世纪70年代之前,塞浦路斯的犬、羊和牛群中的包虫病感染十分严重。1971年该国启动防治规划,主要措施为:养犬注册、流浪犬控制、母犬绝育、犬主和公众教育,加强牲畜屠宰管理及内脏处理等。到了1985年,包虫病已基本被消灭。

  世界各国借鉴岛国包虫病防控经验已40多年,不过,到2014年底,基本控制或消除包虫病的只有冰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塞浦路斯等几个岛国。其共同特点包括:1.岛国周边带毒动物难以进入、动物迁徙范围有限。2.政府介入以农业部门为主,或与卫生部门联合主持防控。3.有法律和政府经费保障。

  一些由大片陆地构成的国家如阿根廷、智利、意大利、乌拉圭等,虽然已连续驱虫防控20多年,但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结果。主要是因为;政府投入不够或缺少国家法侓保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防控重点只放在家犬上,月月驱虫费用高、工作量大,难以解决重复感染的问题,何况野犬、狼和狐又难以驱虫;防控手段落后,没有疫苗或特效药可用。

  中国可借鉴岛国的部分防控经验,比如立法、政府保障经费、加强公众教育等等,但不能照搬,因为中国陆地广阔,农牧区范围大,野犬、狼和狐等难以控制;动物迁徙范围广阔;养犬交税及扑杀流浪犬难以实现。所以,中国包虫病防控,应结合国情,走“家畜免疫与犬驱虫”相结合的路子。

  (作者系西南大学预防兽医学副教授)

 

编辑:赵彦

关键词:岛国 包虫病防控 防控措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