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多名政协委员建言 上海虹口应打好文化牌
晨报记者祝玲报道 虹口有最早的石库门里坊、众多文化名人旧居……在昨日召开的虹口“十三五”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多名政协委员建言,虹口应打好文化这张牌,可通过有轨电车等方式将这些资源连点成线,形成统一旅游开发,尽早唤醒这些沉睡的宝贝。
石库门是上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虹口区的石库门共有9万余幢,体量为全市之最。
“市政协已组织专家学者启动了‘上海石库门申遗可行性研究’课题调研,目前上海还没有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石库门成为上海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零的突破,拥有石库门历史最早且建筑风格最丰富的虹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市政协常委俞亮鑫在论坛上透露,建于1871年、位于虹口东余杭路541弄的德裕里是上海最早的石库门里坊。
“虹口的软肋在于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和景点均呈现散点化、碎片化分布,不够集中,未产生品牌效应。应尽快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盘点,摸清家底。”俞亮鑫建议,可以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用一个响亮的名字打出,如“海派文化之源”,可以把鲁迅故居、多伦路、溧阳路风貌保护区、石库门名人故居聚集在一起。采用具有老上海怀旧风格的有轨电车,将这些资源串联,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既解决交通问题,又可擦亮虹口历史文化名片。
对此,虹口区委书记吴清表示,俞亮鑫等委员为虹口的文化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今后,将进一步做好虹口历史文脉的传承,着力建设文化虹口,发展虹口文化。深入推进“虹口记忆”工程,要加强文化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建言 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