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田岚:简政放权要让群众有获得感
本报讯(记者廉维亮)“有的审批项目放下去了,但是接手的部门限于能力承担不起相应的职能,这样的‘放’不如‘不放’;有的项目下放两年至今无一例申报对象,而基层企业、民众期待下放的项目却迟迟没有下放,这样的‘放’等于‘没放’;有的下放项目由于尚未出台全国统一办法,没有建立全国统一共享的数据库,企业跨区域办理业务时遇到的困难依旧很多,放了还未放到位。”10日上午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的发言中列举出了几个目前简政放权遇到的现实烦恼,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群众对简政放权的“获得感”总体不强。
如何让群众从简政放权中真正得到便捷、得到效率,感受到“获得感”?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田岚谈了一些生动的体会:
“我们小时候经常通过造假票、爬墙头等手段混进电影院看电影,于是影院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看门上;而现在影院大多没有了看门大爷,更多的服务人员在帮你领座位,提示你不要乱扔垃圾、大声喧哗,一旦谁违反了规定才会客客气气地给与警示,不听劝诫者才会被严肃地请出去。”田岚认为,政府简政放权的思路也一定要变以前的看门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堵在门口成为障碍,还怎么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真心实意替老百姓着想,才能真正让群众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田岚列举的第二个例子是现在年轻人生孩子前更多强调“封山育林”(戒烟戒酒、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却对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思考不多、准备不足。“政府既要对简政放权放的过程做好规划,更要对放下去以后的效果进行监督,要把权利踏踏实实地交到靠得住的部门和组织。”
第三个例子,田岚以清理家里的旧衣服作比喻,“生活富裕了,家里的旧衣服越来越多,穿上不合适、扔了舍不得、送给别人还拿不出手,但最终还是要处理掉以省出空间,留下的一定是最合适、最喜欢的那几件。”他认为,简政放权一定要按照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来确定下放的标准,要权衡市场需求和政府角色来量身定做自己的“衣服”,充分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让市场和群众共同来决定哪些“衣服”应当留在本级政府的“衣柜”当中。
“基层政府是离老百姓、离市场最近的,因此让群众获得‘获得感’的重要一项就是基层政府要完善服务细节。”田岚建议,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基层政府一定要明确办事流程和具体办理方式,要有清晰的流程和办事模版,力求百姓和中小企业登门办事的时候“一张目录看清楚、一个窗口问明白、一个流程办成功”。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 简政放权 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