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王小兰委员:“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改革畅想
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兰:
“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改革畅想
“对于‘互联网+’时代而言,魅力就在于,其将由此产生大量新的商业物种和商业业态。而这,将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并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同行业、共同研究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兰在10日上午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专门针对“互联网+”时代的行政审批制度的发展说道。
王小兰沿着自己的激情思路展开畅想,与会人员静静地听着她,望着她。
“以汽车行业为例,从制造者角度讲,也许将来,汽车也将成为一个移动终端。汽车厂可能没有整机厂,可能采用模块化生产,客户可能可以自己组装。”王小兰说:“如果这样,过去的汽车制造业准入的审批方式是否也要相应改变?政府对于汽车生产安全性的监管方式是否也要改变?这些问题,同样挑战着政府投资审批理念的改变。”
再以“互联网+专车”为例,王小兰说:“其实,这就是在打破原有租车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新的运作模式,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一种行为。既然如此,对互联网+专车而言,是否可以建立统一高效的出租车呼叫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机关用车公共服务平台?制定鼓励拼车,限制单人单车出行的政策?对原有利益集团采取到期收回或赎买经营权方式进行改革?真正满足大家出行方便的需求。”
“事实证明,无论对于哪个国家,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都将考验着政府的施政水平,更何况对于计划经济烙印比较深、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着全世界最大网民数量的中国来讲,其难度将为更甚。”王小兰表示:“从市场需求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都可能以此为逻辑产生出新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的到来,将带来一道道躲不了、绕不开的难题,也必然会倒逼政府监管方式的转变。而解好这些题,也会深入促进经济、社会、技术的大发展。”
“我们既要看到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合理性,不能让新事物符合旧监管框架,又要看到政府有所作为,督促市场主体通过博弈、试错建立起新的市场规则,并对其进行监管。”王小兰畅想道:“我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政府可能会从单向行政管理的监管者向治理者转变;可能会从刚性监管向差异化监管、柔性监管、适度监管转变;可能会从自己监管向与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合作监管转变。这也就是说,在这些看似二律背反的困境下,社会各方其实也在满怀期待政府治理新智慧的出现。”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互联网+ 行政改革畅想 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 行政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