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四川江安县政协视察德康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情况
四川政协网江安7月20日讯(汪桂秋)7月17日,县政协主席赵文年率主席会议成员、相关委室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视察江安德康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情况。
视察组实地视察了蟠龙乡石宝村正在建设中的10万头仔猪场、张太华和铁砍村马清明的家庭农场(代养场),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县畜牧局的工作情况汇报。与会委员对德康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德康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机制新,效果好”,六方(公司、农户、协会、金融、保险、政府)合作代养模式,探索出了养殖业乃至种植业现代农业新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户的养殖认识,改变了农民的养殖观念,提升了抗风险的能力,推进了江安生猪产业化进程,保持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的地位。委员们针对工程建设滞后,进度总体偏慢;种猪扩繁速度慢;屠宰加工厂还未动工;粪污排放与配套种植和环保压力矛盾等问题,提出了确保全县生猪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县政协主席赵文年在讲话中指出,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效益看,“公司+农户”的决策是正确的。从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来看,还要做好几点:一是要督促公司解决好种猪祖代与家庭农场无仔猪可养的矛盾,加快繁殖速度。二是督促公司必须把年产50-100万头的屠宰加工和冷冻库尽快建起来,解决30万头生猪的销售后路,确保我县生猪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是要相对保持“六统一”(统一猪种、饲料、疫苗、经营管理、消毒、销售)机制的长久运行,公司应按合同履约,要求代养户至少喂三年六茬猪,结算方式应保持不变。与农民的结算方式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才能调整,不能看到农民有点利益就打击农民代养的积极性,农工办和畜牧局也要加强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中,如何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加快推进自繁自育仔猪作些积极思考。
编辑:薛鑫
关键词: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 四川江安县政协 家庭农场 自繁自育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