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凤姐“逆袭”当主笔就值得赞美?
一夜之间,凤姐成了“励志人物”,成了“正能量”的代言人,成了底层小人物逆袭的代表。只因为她成了主笔。 按说,凤姐签约主笔,没外人什么事。主笔不是国家职称,商业网站也不是学术机构,双方你情我愿就好。“文章千古事”“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的文章观早已不合时宜。然而有些事还是让我想不通,比如一些网友的评论:“几年前我们傻乐着看着芙蓉和凤姐,如今凤姐成功了,芙蓉穿梭于各种互联网大会,只有我们还傻乐着”“是我们的冷嘲热讽成就了现在的她们。你说是她聪明呢,还是我们笨呢?”…… 怎么?凤姐当上主笔还不算,还获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和免受批评的特权? 我不理解“主笔”是怎么与“成功”“励志”画上等号的。我想,人们称叹凤姐的逆袭,主要是觉得“主笔”一职赋予了她一个体面的身份,一个不断在边缘挣扎的小人物终于得到主流认可。 可凤姐的逆袭真的有那么“正能量”吗?她究竟获得了什么“成就”,做了哪些“实打实”的努力? 回顾下她的“成长史”,实质上,无论是她配合炒作那番令舆论哗然的“择男友观”,还是她各种出位言行,她从未讳言自己的炒作与“骗”。
你说她转型做了“公知”,被人追捧?但凤姐的三观并没有那么正。她说过“因为自己爱狗就不准他人吃狗肉”是对他人权利的损害,但她还说过,“温州动车事故死了35人,他们为中国的人口优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要说我揪住凤姐的“黑历史”不放。作为一个言论者,文责自负是起码的道义责任,不能指望别人自动修正记忆,帮自己维护形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有过不当言行就万劫不复了,而是说他/她必须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而我们也要防止从秉持优越感去踩踏一个人,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人只要成功,其形象就该拔高,所有不光彩的往事都可以抹掉不论。 总结凤姐、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的发家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路线图:先想法子搏出位,成为审丑对象,然后在适当时候转型,做一些“正常”的举动,发表一些“正常”的言论,最终成为“励志”的典范。
相比于一般朝九晚五周末加班薪水可怜的一般上班族,凤姐的“奋斗”绝没有她渲染的那么悲情,这是一条终南捷径。因此我格外不理解,人们赞美凤姐的“励志”,究竟在赞美什么?赞美她出名的方式,还是赞美她洗白的方式? 我又想起那句话:好人成佛,需要历尽千辛万苦;坏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 有无数人像凤姐一样身处底层,他们都想要成功。只不过有的人觉得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有的人即使身处困境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后一种人或许不如前一种显眼,但更显眼就代表更值得赞美吗?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凤姐 主笔 励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