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一周20家股东违规减持被查 声明称:不是故意做空和挑战监管
原标题:“调查风暴”突至 一周20家股东违规减持被查
一周时间内,超过2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接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通知书》上所列“罪名”大致相同——各位股东,不是减持至5%时未及时披露,就是减持时信披违规。股东们“犯事”的时间,远在2014年下半年,近在今年7月上旬。各不相同。有评论认为,证监会此时集中查处违规减持,意在提振市场信心。“不是故意做空股市,也不是在故意挑战监管”。受到调查后,有违规减持的股东“迅速”声明道。
7月31日,证监会通报称,已对涉嫌超比例减持未披露、窗口期减持等违规减持行为立案52起。不过,律师认为,这些违规行为所受惩罚可能不重。
7月份24家公司违规交易被查
从具体原因分析,“违规减持”可分为减持公司股份达5%时、未按相应规定停止卖出行为并对外披露;减持股份时信息披露违规等情况。
上周以来,证监会突然掀起调查违规减持的风暴。上市公司股东们,风声鹤唳。
据统计,7月24日至今,蓝英装备、威华股份、涪陵榨菜等20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或股东,因为涉嫌违法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
此前的7月14日和15日,欣旺达和津劝业也发布了类似公告。此外,大东海A、中铁二局的大股东也被立案调查,原因是其涉及短线交易。
累计下来,整个7月份,2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因违规交易公司股票受到调查。
7月24日,证监会通报称,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加大了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查处力度,上半年查处的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未披露、违反承诺减持、短线交易等行为近50起。
也就是说,仅是7月被立案调查的数量,已经相当于整个上半年查处案件数的一半。
如果加上交易所“贡献”的数据,7月份牵涉“股东违规交易”的公司数量更多。7月9日,上交所对青海华鼎、维科精华等4家公司的股东等通报批评和监管关注,原因皆是“违规减持”;7月30日,柳化股份和抚顺特钢也受到上交所的批评。
从具体原因分析,“违规减持”可分为减持公司股份达5%时、未按相应规定停止卖出行为并对外披露;减持股份时信息披露违规等情况。其中,以前者居多。
而从时间上看,7月份受到调查的多起案件,属于“历史旧账”。比如,南风股份大股东杨泽文等人减持公司股票,发生于去年9月至今年3月11日间;金运激光实际控制人梁伟的减持时间,则是在今年2月5日至3月17日期间。
违规减持发生在7月的,只有津劝业的第二大股东天津中商联控股公司。中商联此前持有津劝业8.4%的股权。7月2日至6日,其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津劝业3.6%的股权。
实际上,被立案调查之前,部分事涉违规减持的股东,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以最近诸事不顺的雏鹰农牧为例,其实际控制人侯建芳自去年8月至今年6月16日期间,累计减持雏鹰农牧6.23%的股份,且达到5%后未向证监会报告。
7月7日,侯建芳收到了河南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7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侯建芳立案调查。
“不是在恶意做空”
20多位违规减持的案例中,中航资本减持中航黑豹股票一事,引起的反响最大。中航资本与中航黑豹,均属中航工业旗下。7月20日前后,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高调发声“护盘”。
7月26日,中航资本下属子公司中航投资,涉嫌违规减持中航黑豹的股票受到证监会调查。此事引发了中航资本总经理杨圣军的下课。由此,杨圣军也成了证监会集中查处违规减持以来“最倒霉”的人。
面对证监会的调查,部分被查股东陈述了其减持违规的理由。
深圳美盈森的控股股东王海鹏及其兄弟王治军,将其违规归咎为“认知存在误解”。王治军属于美盈森持股5%以上的股东。证监会认为,王海鹏、王治军减持达到5%时未及时进行披露。
“因为不全面的认识,双方未将对方视为一致行动人,因此未按照合并持股履行公告义务。”王海鹏、王治军说,经“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才认识到法律法规对一致行动人的认定情形。
中商联之所以大幅减持津劝业的股票,是由利益压力驱动。7月3日至6日,中商联以每股7.72元的价格,减持津劝业1500万股,套现1.16亿元。
7月23日,中商联解释称,减持是由“史无前例的股价断崖式下跌”引起的;6月15日后的15个交易日内,津劝业股价从18.96元下跌了61%。
“我们有‘津劝业’股票做的股权质押贷款,面临着日趋临近的被银行平仓的压力。”中商联称,减持时达到5%未及时公告,是因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偏差造成的,“不是故意做空股市或者故意挑战监管。”
先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前,部分公司的股东曾收到了当地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书的内容显示,违规减持的股东,受到的惩罚十分有限。
比如,中商联接到天津监管局的《决定书》后,所做的整改措施是组织高管学习《证券法》、加强对会议资料的整理等,其中未涉及经济处罚。
雏鹰农牧实际控制人侯建芳违规减持后,河南证监局对他采取的措施为“监管谈话,同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同时,对于部分违规减持的股东,交易所方面采取的是通报批评及监管关注的措施。监管关注即交易所把违规事实或风险状况告知监管对象,要求其及时补救、改正或防范。
违规行为所受惩罚可能较轻
即便是此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外界预测,涉事对象所受到的处罚,也可能较轻。《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董监高、持有公司股票5%以上的股东,违反规定6个月内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给予警告处分,同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上海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立骏向新京报记者解释,违规减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违规买卖,董监高在6个月内买进卖出;另一种即是股东减持5%的红线,减持至5%时,必须先披露,之后再进行减持。
吴立骏称,针对第一种情况的处罚,往往是董监高买卖股票产生的利润归上市公司所有;减持至5%未披露的,最高可处罚款30万元。
“因为行政处罚力度不够,促使股东或者高管被利益驱动,产生违规减持。”吴立骏称,由违规减持导致的股价下跌,对中小股民而言是不公平的。
证券律师陈若剑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现在国内对于违规减持的处罚情况主要是公开谴责、责令整改、通报等。而在美国,除了利润上缴给上市公司外,罚款力度约是收益的几倍,违法的代价是很大的;中国香港和美国差不多,还存在市场禁入,包括担任董监高的资格可能会没有。
“即便违法,罚款以后还是赚好多,所谓的处罚有点鼓励违法,因为违法成本太低。”陈若剑建议,必须要建立一个市场禁入规则,假如违规减持,相应一些资格(比如董监高)就没有了,此外处罚力度要加大。
今年7月,证监会要求各上市公司出台“稳定股价”措施的背景下,几乎全部的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价维稳措施。这20多家涉嫌违规减持的公司,也有相应措施出台。
一些股东打算增持自家股票。与过去的减持套现所得相比,股东们此次增持所表现出的“诚意”,略显不足。
比如,中商联合计违规减持津劝业1.16亿元后,未来将出资1158万元增持津劝业;过去,雏鹰农牧实际控制人侯建芳累计减持套现逾9亿元,以后拟增持自家股票1亿元;金力泰实际控制人吴国政合计减持逾3亿元,拟掏3000万元增持。
上述股东尚属拿出“真金白银”增持。另有一些股东,还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
新筑股份大股东新筑投资,此前套现1.6亿元,被认定为“涉嫌超比例违规减持”。在“股价维稳”的相关公告中,新筑投资表示,“积极推动股份增持计划”。
同时,涪陵榨菜第三大股东东兆长泰,先前减持拿到4.76亿元。在“股价维稳”时,东兆长泰没有增持的打算,只是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再减持”。
7月31日,证监会重申了对违规减持的态度——上市公司股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减持,否则“交易所将根据自律行为予以处理,同时记入诚信档案”。
新京报记者 尹聪 郭永芳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20家股东违规被查 违规减持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