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援藏干部李一超的故事:奉献 让卓玛重获新生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题:奉献,让卓玛重获新生——援藏干部李一超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唐召明
日前,北京口腔医院医生专程前来藏北草原为斯求卓玛复诊。卓玛再次向记者忆起5年前老援藏干部李一超帮助她进京治病的故事,嘴里反复念叨着“李县长,‘亚咕嘟’(好)!”
2010年4月21日,卓玛在北京口腔医院经2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切除脖子上“悬挂”28年、重达5公斤的肿瘤。
当时47岁的卓玛是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新吉乡牧民。28年前,她脖子下长出一个肿块,后来肿块逐渐长成将近两个人头那么大的肿瘤。
丈夫很早因病离开,卓玛一直与18岁的女儿嘎玛旺姆相依为命。由于患病无法放牧,她只能靠政府的低保金和救济粮维持生活。
2002年10月的一天,时任班戈县副县长的中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与新吉乡乡长多吉,走进了卓玛家的帐篷。李一超眼前这位身穿羊皮袍的中年藏族妇女,搂着一个小女孩蜷缩在地上,妇女脖子上赫然长着的大肿瘤让他震骇。
乡长多吉告诉李一超,由于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及生活贫困,卓玛无力走出家门治疗疾病。
李一超意识到援藏干部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开始了他长期帮助卓玛的爱心之路。
牧民帐篷是移动的,钱无法邮寄,李一超只能托下乡的人给卓玛捎去,一年两次,每次最少500元。
2004年援藏结束,回到北京的李一超仍坚持资助卓玛。他每次把钱先打到班戈县一位好友的银行卡上,好友把钱取出,再托人捎去。
2007年,来京出差的班戈县朋友告诉李一超,卓玛住上了政府免费提供的安居房。李一超欣慰不已,立马给卓玛捎去2000元钱,添置日用品,并要求照几张照片给他。
照片上,安居房里空空荡荡,卓玛脖子上的肿瘤又长大了不少。看了照片,李一超心情沉重。“帮卓玛治病刻不容缓!”他明白,怪病是导致卓玛贫穷的“病根”。
2010年3月,救治卓玛的爱心行动开始在京藏之间展开。卓玛走出藏北,来到遥远的首都。在求医过程中,她得到了北京口腔医院等医院及许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
这段故事深深扎在卓玛心里。翻开5年前的相册,卓玛眼里噙满泪水。
“我的‘西藏情结’源自父辈遗传。”李一超告诉记者,他父母是解放西藏、建设西藏18军的老战士。
李一超的义举得以“薪火相传”,之后的几批援藏干部相继给予卓玛大力帮助。目前,获得新生的卓玛已过上放牧牛羊、看上电视、抱上外孙的幸福生活。(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援藏干部李一超 卓玛 奉献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