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推广小短假别忘解决真问题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今年以来,中国官方至少已5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细则,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正不断加大。根据官方释放的政策信号,未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夏季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使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相结合,实现小短假。
随着出行方式的增多与私家车的普及,周五下午加周末的小短假的创意,的确具有可行性。尤其是,在带薪休假只有50%实现率的背景下,那些无法带薪休假的,似乎可以通过小短假的方式,弥补休假的不足,填补带薪休假的空缺。当然,前提是,周五下午放假的工资是照常的,周五下午提前放假是可以做到的。
遗憾的是,很多人所在的企业和单位可能根本不允许周五下午就放假,抑或放假之后根本不给工资;对于那些周末都经常加班的人来说,小短假更难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小短假不是反映带薪休假质量的有效指标。人们所谈论的休假,更多是指法定假日的休假以及带薪休假。比较而言,双休日休息只是一种保底权利,存在的目的在于恢复一周疲惫的身心,与可以自由选择、安排时间的休假不同。因此,在谈及假日与休假时,不宜将双休日与假日、带薪休假混在一起。即便小短假貌似增加了人们休息的时间,从本质上说,小短假还不是一种休假,还不是一种带薪休假。
而且,小短假也没有根本解决带薪休假如何落实的难题。虽然关于带薪休假,制度已有明确规定,但却遭遇了执行难。对于很多人来说,带薪休假根本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他们担心申请之后企业会给自己“穿小鞋”,担心自己的位置会被竞争掉;在缺少有效监管时,他们宁愿牺牲带薪休假权,也要首先保住自己的饭碗。在生活质量与生存的选择面前,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之前,如何落实带薪休假权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也不会因为小短假的出现迎刃而解。
因此,小短假虽然可以增加部分人的休息时间,但是对于带薪休假权利来说,小短假还算不上“雪中送炭”——以周末为主的休假,算不上真正有选择自由的休假;周末多出半天的创意,也没有解决带薪休假如何落实的难题。何况很多人甚至连小短假都休不上,小短假或许会成为体现休假权不平等的又一个载体。所以,即便小短假可以推广,可以让部分人率先受益,那些关于带薪休假的深层的现实的问题,还是需要面对和解决。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小短假 带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