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乘坐电梯学会三招防意外
乘电梯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保证电梯安全?乘梯者自身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旦出现事故,怎么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新浪健康请专家给您细细解答。
事故之前防患未然:文明乘梯降低事故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电梯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负责;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 情况时,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 查。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很多电梯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维保,或者维保质量不过关,给电梯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一旦出了问题,往往是重大人 员伤亡。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对这种懈怠开展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者进行重罚。
对个人而言,应该知道不文明的乘梯行为会使事故发生的 风险提升。人们在乘梯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乘扶梯时要牢牢握住扶手带,不要在电梯上随意走动、打闹;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推搡,避开黄线地带;不要停留 在扶梯口,不要让幼儿、老人单独乘梯,禁止推婴儿车、轮椅上扶梯;乘升降梯时,不要低头玩手机,要注意轿厢是否运营正常等。
事故之时紧急自救:高声呼救并做好防护
乘电梯时出现紧急情况,如果能掌握常识,及时自救,会减少人员伤亡。升降梯发生坠落事故时,乘梯者应以最快速度从底部往上将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以启动紧急电源;如果电梯内有把手,一定要用一只手紧握把手,固定身体所在的位置,以减少重心不稳而摔伤的情况;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以保护脊椎;膝盖呈弯曲形状,利用韧带富含弹性组织这一优势,减缓落地时的冲击力。
乘扶梯时若出现意外事故,或是发现他人遭遇意外时,应马上高声呼救,并请靠近扶梯急停按钮的乘客迅速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急停按钮是位于扶梯上部或下部的红色按钮),扶梯会在2秒内缓冲30~40厘米自动停下,避免进一步伤害。
事故之后救助他人:学会“一呼二翻三摸四观”
当电梯事故发生之后,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现场人员可进行急救互救。最重要的急救技能是心肺复苏,通过“一呼二翻三摸四观”,普通民众也可判断伤者是否心脏骤停。一呼就是你呼唤他,是否对呼唤有反应;二翻就是翻眼皮,看瞳孔是否反应;三摸就是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四观就是看看胸廓有没有起伏。如果呼之不应,瞳孔固定,搏动消失,胸廓无起伏,则需要心肺复苏。可以将两手重叠,掌心位于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垂直下压,每压 30次吹两口气。
对于高空坠落的伤员,应避免搬动过程中的二次损伤。在搬动伤员前,如果伤员尚清醒,可与之对话,问其是否有颈部、胸腰部的 疼痛,手指、腿活动是否受限或费力,如果有,则可能有脊柱、脊髓损伤。对于昏迷等意识障碍的伤员,则应直接按脊髓损伤来搬运。对于颈髓可疑伤员,由2~3 人将伤者由受伤场地翻转至担架上平躺,翻身时,应注意使伤者臀部和肩部在同一平面上。严禁一人抱肩一人抱腿的搬运。在搬运时,要3人同时进行,一人扶持固 定颈部,另两人平托躯干和下肢;对于胸腰椎可疑损伤的伤员,要由2~3人将伤者由受伤场地翻转至担架上平躺,翻身时,应注意使伤者臀部和肩部在同一平面 上。严禁一人抱肩一人抱腿。
文/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 王立祥
编辑:赵彦
关键词:乘坐电梯学会三招防意外 事故之时紧急自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