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再供热饭“功夫在机外”
民航局于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客舱安全工作,严格规定飞机在起飞和下降阶段不应再为旅客提供餐食服务。这意味着2小时航程以内的部分航线的经济舱可能将由之前向旅客提供热食改为仅提供点心盒。(9月2日《新闻晨报》)
民航服务是种“高大上”的服务,故而一有风吹草动,往往便会成为焦点话题,引得众议纷纭。媒体判断“今后2小时内短程航班或将不再提供热饭”,据说是缘于稍早之前,海航某航班在下降到4200米左右高度时遇强气流颠簸,部分旅客、机组人员在颠簸中受伤一事。航班之上,无疑尤其要重视“安全无小事”;然而,依我之见,航班不再供热饭,可能更应去琢磨“功夫在机外”。
一餐机上的普通热食,休说其味道大都不过尔尔,就算以后换成了只提供点心盒,“节省”下来的成本,对那些传统航空公司而言,大概也不是什么巨大的“肥肉”。所以,我倒愿意相信,即使下步有些航班上吃不到热面热饭了,这也未必是航空公司的锱铢必较、精于克扣。但是,有没有法子两全其美,既让航班飞行更加安全,又使众多乘客不为失去一顿热饭而牢骚满腹呢?我觉得,最为可行的对策,还是眼光“朝下”,着力去降低机场餐饮的价格。
在国内,但凡提到机场、高速服务区里的商品及服务价格,一个广为流传的吐槽总结是:贵到没朋友!这方面的具体事例,想必人人都有亲身经历,也就无须罗列赘述。在不少乘客来说,为什么对一餐机上热食会“恋恋不舍”?一则由于民航服务的特殊性,需要提前较长时间来到机场;再则如果航班飞行在2小时左右,且不提供热饭,那么实际可能要过上三四小时才能一尝热食了。或许有人要问,既然坐得起飞机,怎么还会在乎吃一顿机场热餐?我却要说,哪怕再富裕的人,也是少有“把钱不当钱”使的!
不再供热饭“功夫在机外”,这也不应被当成是什么异想天开。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央广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早有报道:什么东西就卖什么价,这在澳大利亚的公路、机场和火车站,包括很多著名旅游景点,几乎从来如此。而且,餐饮价格也不会比外面贵多少,甚至和外面是一样的;而在日本许多机场和高速服务区的餐厅及专卖店里,所售商品及食品的价格,基本也和市面上没太大差距,大体相当于等同价位。如此说来,热衷于“国际接轨”的我们,为何就不能尽快在此方面也多多“接轨”呢?
尤其需要点明的是,机场建设属于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本不应当、也没理由出于店铺出租的奇高定价,而“逼”得有关商家只能水涨船高、转嫁成本。所以,笔者说的不再供热饭“功夫在机外”,既是“国际惯例”,也有“降价空间”,到底能不能够做到民航安全和乘客满意的双赢结果?其主要的“症结”又会出现在哪里?其答案自然可称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了。(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不再供热饭 民航服务 客舱安全工作 “功夫在机外”


广西防城港边防查获537件鳄鱼制品
纳布卢斯文化艺术节
波兰纪念斯摩棱斯克空难7周年
玛拉拉·尤萨夫扎伊获任联合国和平使者
大连至美国西部集装箱远洋干线开通
布拉格蝴蝶展开幕
国际空间站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韩国"世越"号沉船抵达木浦新港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