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信息公开和救援同样重要
公众知情权被保障的过程,就是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社会凝聚力不断汇集的过程
一场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是救援重要还是信息公开重要?当然是救援重要。然而,静下心来思考,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许多事件中,信息公开就是救援的一部分,工作同样重要。
在现代社会,新闻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发事件应对也不例外。在许多时候,和110报警电话同时响起的,还有媒体的热线电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突发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的条件反射和生存本能。
在一些突发灾害中,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可或缺。比如汶川大地震时,灾害的惨烈程度通过镜头被世界知晓,在极短的时间内汇聚起强大的救援力量和爱心援助;一些处于通讯孤岛的受困群众,也是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从而及时获得救助;震后次生灾害的预防,以及公众恐惧心理的疏导,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参与。应该说,信息公开和救援不仅是同步进行的,而且在促进救援上,信息公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尽管人们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防范,但防不胜防的事件总会发生。此时,迅速、有效、依法应对,成为事件发生后的当务之急。应对公共安全事件,及时发布信息应该成为重要一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了解救援进展,防范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消除网络谣言带来的恐慌,敦促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应该说,公众知情权被保障的过程,就是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社会凝聚力不断汇集的过程。
发挥信息公开的正向作用,需要从政府和新闻媒体两个角度共同发力。
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责任。随着政府公开条例深入人心,在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时,充分公开各类信息,已经不再是救援处置的权宜之计,而是政府应尽的法定职责。政府应及时通报各种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知情权,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舆论次生灾害”。
客观报道,是现代媒体的天职。随着应对突发事件经验的不断丰富,媒体对如何有序参与救援应该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强调有序采访,提高专业水平,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公众公布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来源的可靠性,才能杜绝假消息和小道消息,最大程度地解除人们对事件的恐惧情绪。
充分发挥信息公开的作用,调动新闻媒体的正向积极性,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迅速、有效、依法应对,不仅能使群众知情权得到保障、安全感得到提升,还能让政府赢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这一角度来看,信息公开和救援同样重要。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信息公开 救援 公众知情权


俄美同意建立工作组稳定双边关系
大熊猫“武雯”“星雅”抵达荷兰 受民众追捧
复活节彩蛋装扮布加勒斯特
印度小麦收获季开始
实践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特色风筝亮相西安
伊朗启动总统候选人登记程序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