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山寨成本低 代价却更高
山寨给人造成“低成本”的错觉:企业可以少投入,消费者不用花高价,政府也能少费神。其实,山寨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绝对是高代价
对于好企业、大企业来说,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山寨文化已成为阻碍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最大因素。
什么是山寨文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企业看到别人的好东西,不管是好的产品还是好的模式,就照搬照抄,乐于做山寨;消费者图低价、图实惠,而忽视质量、忽视服务,愿意买山寨、用山寨;政府部门立法不严,执法不力,无异于在推山寨、助山寨。
现在国内的山寨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山寨文化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比如,米兰家具展还没结束,国内已经传回照片、做出仿制品了。
对于山寨现象,我们的立法、监督、执法还不够,没有让盗版、侵权、假货得到应有的处罚。中国公开审理的专利侵权案件的平均判赔额只有8万元人民币,很多侵权案件判罚的金额,都低于诉讼成本。山寨行为在国内走得通、有市场,即使被起诉,付出的代价也不高。
山寨给人造成“低成本”的错觉:企业可以少投入,消费者不用花高价,政府也能少费神。其实,山寨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绝对是高代价。因为质量不行,就得频繁维修或更换;使用寿命缩短,消费者付出的成本其实更高。在许多领域,山寨甚至会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种山寨氛围,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光强调要自主创新显然不够,必须要旗帜鲜明地狠刹山寨之风。企业要自律自重,不抄袭,不侵权,不做假,要更专注于原创;消费者要尊重创造、摒弃贪便宜心理,主动识别山寨,拒绝山寨。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向成熟的市场国家学习,从严立法,从严执法,严惩山寨行为,痛打“李鬼”。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创新的文化,对山寨行为人人喊打,让山寨无处藏身,无法生存。
(本报记者 赵永新整理)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山寨 “低成本” 高代价 山寨文化 从严立法


柏林国际园艺博览会开幕
墨西哥南部发生车祸致24人死亡
波恩举行伊朗文物展
欧洲最大监狱狱警抗议监狱过度拥挤
缅甸全国欢度泼水节
庆祝逾越节
西双版纳:放飞孔明灯 庆祝傣历新年
重大发现 NASA宣布土卫二具备生命所需全部条件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