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自杀很舒服”不能当卖点
一位14岁的杭州小姑娘朝着自己的手臂割了二十几刀,手臂上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划痕……这位小姑娘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了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要在自己手臂上弄出这么多的伤,难道不觉得痛吗?”“很舒服!”她平静地回答。(9月24日《今日早报》)
原发媒体在报道这篇新闻的时候,并没有把“自杀很舒服”当成新闻的标题。然而在网络媒体转发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将“自杀很舒服”写进了标题里。我不知道这样的转发意义何在?但是,有一个目的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赚取眼球,换取点击率。
这条新闻原本是很有意义的,这是对离异家庭的关注,关注离异家庭教育问题,就能分析存在的原因,引起社会的关注,促进问题的解决。可是,“自杀很舒服”的结论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什么人选择自杀,都不可能是舒服的。人都是有痛觉的,20多个伤口,怎么可能舒服?这种“自杀很舒服”是一种违心的话语,说明孩子依然生活在心灵的雾霾中,尽管她勇敢地走进了心灵诊所,可是那种深深的伤害还没有远离。
作为记录者有必要将这段对话呈现给受众吗?将这样的内容送到受众面前是想表现什么?更为严重的是,各大网站在转载的时候,将“自杀很舒服”搞成了标题,无形之中放大了“自杀很舒服”的危害。眼下的孩子心灵越来越脆弱了,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是问题严重,要不然“自杀QQ群”也就不足以危害人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渲染“自杀很舒服”或许就会成为害人的尖刀,因此引发社会自杀问题,谁来承担?
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离婚率连续12年攀升。离结比约为27.8%,这意味着,每4对人结婚的同时就有1对人离婚。关注这种现象是对的,但是何必渲染“自杀很舒服”?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自杀很舒服 卖点 关注 新闻 标题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