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东北最大煤企分流10万人自救
在行业寒冬的背景下,煤企正在加强自救。日前,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煤集团”)在机关全体 员工大会上宣布,成立公司总部人力资源创业培训中心,执行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目标。
分流10万人实现“止血”
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表示,要尽快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的目标,通过分流人员、压缩工资成本实现企业现金流“止血”。同时,变卖非煤产业、清收应收账款以补充企业现金流。
据了解,龙煤集团是我国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2004年由黑龙江省的鸡西、七台河、鹤岗、双鸭山四大国有重点煤矿联合组建,煤炭产量约占黑龙江省的 一半,多年保持年产煤炭5000万吨以上。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进入全面下行阶段,需求不足,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企业陷入困境。
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1年尚净赚8亿元,2012年则净亏8亿元,2013年净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日前,黑龙江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陆昊指出,龙煤集团今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亿多元。但各项工作措施与龙煤集团面 临的挑战和脱困任务相比,工作力度还有明显差距。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在行业寒冬时,确实有过一些国企进行分流、裁员,但规模都比较小。这次龙煤集团分流10万人的计划前所未有,但这并不是裁员,而是通过培训、分配、鼓励创业等手段来实现再就业,最终达到企业自救的目的。
人员成本包袱沉重
记者发现,龙煤集团深陷困境,除了行业本身不景气外,人员成本包袱沉重也是重要原因。
据了解,龙煤集团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而中煤协发布的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4年煤炭产量为4905万吨,在国内煤炭企业中排名第17位,产量仅为煤炭龙头企业神华的10%左右,而在职职工却有24万人,高于神华的在册员工21.4万。
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周建平曾以龙煤集团举例东北亟须解决的“企业办社会”问题:该集团有近25万人,每年产煤5000多万吨,人均约250吨;而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水平是人均产煤500-600吨。
一位专家表示,龙煤在职及离退休员工负担较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对盈利能力也造成了负面影响。煤炭开采成本之所以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力成本,龙煤集团的吨煤成本中职工薪酬几乎占了一半。
其他煤企或跟进
“人力负担压垮企业并不仅仅只是龙煤集团面临的问题,目前不少老牌国有煤炭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像同煤、中煤也存在着人力负担压力,只不过没有龙煤严重而已。”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说。
林伯强指出,我国国内较大的煤炭企业基本都是国企,虽然目前行业不景气,压缩业务、裁员是公司降低成本的常用手段,但是由于裁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国企一般通过消减福利、降薪也能降低成本,而非裁员、分流。
今年5月29日,最赚钱煤企中国神华宣布,2015年会按全员工资总额的10%下调员工的薪酬总额度。国内老牌煤企同煤3月也集体降薪,普通职工工资降低了400元左右,科长级别降薪500元左右,处长级别降薪从1000-1300元不等。
据了解,在今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研的85家煤炭企业中,有40家煤炭企业存在缓发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个别企业还大量拖欠应缴纳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拖欠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款的数额也在大幅增加。
在邓舜看来,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还在延续,单纯的降薪已经很难保证企业渡过寒冬,分流、裁员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煤炭企业的选择。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东北 煤炭企业 龙煤集团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