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连起:中国经济向好 预期并没有改变
张连起
虽说一国领导人赴外出访前,接受目的地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或在其主流媒体上撰文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但是这一次《华尔街日报》的问题十分尖锐。12个问题既有全球治理的中国是否挑战美国权威的宏观叙事,同样也有针对互联网禁令涉及查封华尔街日报网站相关言论的微观话题,其中涉及经济话题占了1/3,分别涉及对中国经济状态的解读,对于救市的担忧,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注以及中美两国企业分别在各国享受国民待遇的讨论。
中国政府的救市行为在国际上引起忧虑是正常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达沃斯论坛上曾指出中国的救市是应急措施,是任何国家在面临危机时都会采取的行政干预。中国及时的救市行为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华尔街日报》此次重提旧事一来可以看做中国股市的动荡对国际经济的影响颇大;二来也可以看做国际社会似乎更希望看到最高领导人的保证。
A股大幅震荡,政府救市动静颇大,直到现在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要清除太大的影响需要时间。政府曾承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此轮政府救市不免让人疑惑。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简言之,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并不存在相悖的地方。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防止发生大面积恐慌。前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异常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上涨过高过快以及国际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引起的。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风险,境外成熟市场也采取过类似做法。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救市是把双刃剑,不是迫不得已不可轻易拔剑,中国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外宣言,第一是解释,第二是承诺,第三是清除负面影响,这不仅仅事关A股那点事,更在于改革的前途判断上,显而易见,中国领导人是真诚的,也是负责任的,更是有胆有识敢担当的。
中国的救市行为是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既不置之不理又不过分干预。中国的经济现阶段已进入了自我运行阶段,虽然面临着下行压力却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倚重消费拉动。我们希望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经济凤凰涅蓜、浴火重生,保持强劲发展动力。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会有一时的颠簸。A股的动荡绝不会动摇我们对于改革的方向、道路的坚持和决心,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里突飞猛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稳定全球经济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场股灾并没有打倒这个东方巨人,反而向世界昭示了他的强大与果敢。经历风浪却毅然不倒更加坚定了对于中国经济向好的预期与信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瑞华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连起 中国经济 股市 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