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超四成家庭“吃饭配电视”
舌尖上的中国,让很多人读懂了自己的味蕾。
那么厨房和餐桌上的中国呢,是否也带着那么多的中国特色?
昨天,宜家一年一度的新财年发布会上,一份《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让很多人不自觉地按下了转发键——宜家走访了中国北上广等五大城市,年龄范围在25岁到45岁的1500个家庭,就都市人厨房内外的生活状况和用餐习惯进行了非常有意思的调查。
据说躺枪度很高,你感受一下——
你的厨房
2个砧板3把菜刀4口锅,你家也是这样的标配吗
●关于吃饭速度:在平时工作日,中国家庭平均做一顿饭少于30分钟,有3.5%的人只需要15分钟就能做顿饭;大家平均20分钟内会吃完晚餐,有10%的受访者甚至在15分钟内就能解决晚餐。
调查解读:相较工作日,周末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大家能更好地准备每一餐,超过半数的受访家庭表示,他们愿意周末在家做饭。于是数字上升了——在周末,人们平均要花上45分钟做一顿饭,用餐时间也会比平时更长。
宜家发现,有72%的家庭表示,他们对自己的烹饪技术很有自信,在有孩子的受访家庭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80%。
●关于烹饪:中国家庭平均拥有2个砧板,3把菜刀,4口锅,4个小家电,8个调味罐,11套餐具。
调查解读:不少年轻家庭,还是“买碗党”,厨房和餐厅的锅碗瓢盆常有多到没处放的地步。为此,宜家在发布会现场搭了一面挂着110条围裙和150口锅的墙,想说的道理很简单:挂起来吧。
你的餐桌
超四成的人吃饭,都是“没电视会死星人”
●关于做饭:29%的受访家庭表示,与别人一起做饭的过程中能收获更多对于自我的认识;44%的受访者则认为与家人在一起准备一餐,比独自一人去完成更有趣。
调查解读:从数据里可以看到,家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占比的。比如45%单身居住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与家人相聚在一起的用餐时光。
而在做饭这件事上,很多人开始注意到“不沾阳春水”的孩子们,并把厨艺看成一种加分的技能——70%的受访家庭重视让孩子参与和烹饪与食物相关的家庭活动,更多(69%的家庭)的是“准备”的过程,其中,45%的受访者会让孩子一起去购买食材。
广州白女士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夫妻俩去旅游了,那他吃什么?“他起码要了解吃什么有营养,长身体的时候要吃什么,而且注意什么不可以吃,乱吃的话有什么后果。”
●关于和谁吃饭:中国人用餐时拥有各种不同的“伴侣”。有42.3%的受访者表示,习惯有电视节目陪伴的用餐时光,因此他们更喜欢在客厅用餐,因为那里更靠近电视机的位置。
调查解读:如果一定要选其他选项,中国人还喜欢与挚亲好友共享家宴。57%的家庭表示他们平均每月会在家里举办至少一次的家宴,其中武汉(64%)和广州(61%)两地的比例更高。
你的菜篮子
六成家庭出于健康在家做菜,并开始种菜
●关于为什么在家吃饭:在调研中,宜家发现愿意在家烹饪的家庭,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健康(60.3%)、食品安全(47.2%)等考虑。相较之下,只有31%的家庭是出于省钱而在家做饭。
调查解读: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持续关注,而家是食品安全的港湾。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在家烹饪,除了食品安全因素以外,还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
比如77%的家庭表示享受在家烹饪,其中44%的受访者将烹饪看成是日常用于纾压的好方法。有超过半数(52%)的受访者认为,看到家人满足的笑容是他们在家烹饪的最大源动力。
●关于种菜:家里有绿植的家庭占比超过80%,除了较为普遍的花和绿植(68%)以外,不少中国家庭也开始种植一些可用于烹饪的新鲜食材,例如调味类植物(27%)、蔬菜(21%)、水果(15%)等,也就是说,有超过6成的受访者,已经开始自己种菜自己吃了。
调查解读:就像广州的吴先生所说的那样,种一些能吃的植物蔬菜让人觉得更健康。“自己种自己吃,心情也会变得好,感觉家就像拥有了一个小农庄。”
编辑:赵彦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 吃饭看电视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