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地铁里的二郎腿与妥协精神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引来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但也有网友提出: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通行又不雅观(见昨日《钱江晚报·杭州城事》。
“坐地铁的姿势”是否应该管?地铁车厢是公共空间,“坐地铁的姿势”会影响到他人——在公共空间里,所有人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二郎腿”这种坐姿,在地铁车厢里究竟是应该得到保护呢,还是被限制?广场舞音量大小还没有争明白,又为“二郎腿”争开了。这样争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地铁车厢不同于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地铁车厢封闭而狭小,没有弹性。嫌公园里太喧闹,可以不去公园,可以绕道;但很多人不能不坐地铁。当然,去公园、商场,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必需性,但是至少,坐地铁的必要性、必需性,强于去公园、商场。在地铁车厢里,你把二郎腿一跷,鞋子就容易蹭到站立乘客的裤腿上——“二郎腿”的舒适感,是用别人的不适感换来的。总不能说,我的鞋子蹭脏了你的裤子你也得忍受,你不忍着就是侵犯了我追求舒适的权利?
地铁车厢能不能跷二郎腿,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地铁停站时间很短,下车乘客都有争分夺秒的心理,急迫中很容易碰到“二郎腿”。这时,“二郎腿”还舒适吗?在“二郎腿”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乘客发生矛盾时,舒适感就荡然无存了。
地铁里的二郎腿,与广场舞的大音量、餐馆里高声说话一样,是同一种行为:在公共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考虑他人的权利。
在公共生活中,一种权利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尊重,获得存在的合理性,前提是尊重其他权利,而不是试图把其他权利排斥、排挤出去,自己占尽便宜——这是做不到的,只会引起互相排斥,结果是谁也不能好好享用公共空间。就像在餐馆吃饭,每一桌客人都高声说话,结果是互相干扰,谁都无法好好交谈。如果大家选择相反的行为:约束自己,把说话声降下来,那么整个空间就会安静下来,大家互不干扰,结果是每个人的说话权就得到实现。
所谓“约束自己”,其实就是妥协和让步,在让步中获得自己的权利。但是,“妥协”听起来很没种。老实是无能,妥协是懦弱。“霸气”才体面,才被人羡慕,连面条这样的软质物品,都要取名“面霸”。所谓“霸”,我全占;你尽失就是我全赢,你全输。否定妥协和让步,一味强调“争”,强调“进取”,是传统价值观的一大缺失。很多经商者都崇尚这句话: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钱,这句话体现了现代商业精神:妥协与合作。商业精神之长,可以补传统价值观之短。
如果我们拒绝妥协精神,那么争完了二郎腿,明天同样可以为别的什么事情争起来的,我们将一直被类似的争论所绑架。如果不希望反复上演同样的戏码,我们还是把有形或无形的二郎腿放下来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坐地铁的姿势” 杭州二郎腿禁令 妥协精神


韩国总统选举在即
迎接世界红十字日
辽宁公安成功侦破百万持枪黄金劫案
马克龙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
美众议院通过《美国医保法》草案
武警浙江省总队开展夜间山体滑坡救援演练
内蒙古沙尘暴来袭 交警风沙中护守戈壁路
“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携两颗通讯卫星升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