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是时候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了
3名中小学生入室抢劫至小学宿舍楼,持木棒殴打一名52岁女教师,并用布条堵住其嘴巴,终致女教师死亡。10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死女教师”恶性事件。(10月21日《新京报》)
惊天血案,不担刑责。只是因为这些嫌疑人,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会被送往工读学校,而他们依然被舆论昵称为“熊孩子”。这样的结果,合法,却悖逆情理。可是,“法不外乎情”,人命关天的血案,罚单就该如此绵柔吗?
《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如此安排的:14周岁以下,绝对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仅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应该承担刑事责任。问题是,按警方的通报——三名未成年人事前“预谋”到小学对在校教师实施抢劫,先将被害人李某云叫出宿舍,持木棒对李某云进行殴打,并拖至卫生间用布堵住李的嘴巴,致被害人李某云死亡;然后将李某云的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事前细致预谋,事中残忍冷酷,事后老练狡黠——这当真还符合《刑法》对“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推定与保护?
这些年,少年暴力案件频发。仅以今年6月为例:6月10日,广东深圳学生小韩被打,导致脾破裂并出血;6月21日傍晚,一段“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残害一小学生”视频在网上曝光;6月22日,又一起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6月24日,@江南都市报V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曝光江西省南丰县初二女生暴打初三学生……早在2013年11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路琦就曾介绍,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主观恶意、情节残蛮、后果恶劣——却恰恰因为年龄的门槛,在刑责层面,有了黄马甲,有了免死金牌。
道德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法律就不能袖手旁观了。何况,我国首部刑法典颁布至今已近30年,今日的“未成年人”,与数十年前的“未成年人”已然不是一个概念。有测算称,青少年发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了2至3年,心智成熟程度明显提高。再以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啻于为低龄刑事犯罪提供了庇护所。我国刑事制度对少年犯罪强调了保护,可如何不骄纵未成年人之恶,显然缺乏有效的兜底手段。国际惯例而言,即便是人道主义至上的西方司法,亦没有对青少年霸凌网开一面,比如在美国,校园暴力重到可判终身监禁。
尽管徒法难以自行,但,是时候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限了。对未成年人来说,这是惩戒,也是保护。(邓海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刑事责任 年龄下降 少年暴力 学生杀师 邵东血案


戛纳电影节将至
英国公共卫生体系遭勒索软件袭击
SpaceX发射“猎鹰9”火箭 将商用卫星送入太空
四川乐至千年"树抱佛"奇观病危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德国
千年“鎏金铜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特朗普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
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新总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