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有奖随手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近日,重庆市环卫局启动“拒绝车窗垃圾倡导文明出行”活动,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市民可以拍摄行(乘)车时乱抛垃圾行为的视频,就可以获得50元的奖励。
行(乘)车时乱抛垃圾,不但会影响环境卫生,还会给后面的车辆行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更会增加清洁工的劳动量和危险指数。在这方面,有着惨痛的教训。比如,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女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被人扔出的烟盒,被两辆车先后撞击,不幸身亡。统计数字显示,在环卫工伤亡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在马路上捡拾垃圾时发生的。
这么看来,按照法律法规对在行(乘)车时乱抛垃圾的行为进行严惩,鼓励市民监督,并对提供证据的市民给予奖励,是个不错的尝试。不过,“拍摄隔窗抛物有奖”的方式,却可能带来另一种安全隐患。
根据要求,拍摄的视频“必须保证在全过程中有明确的违章时间和地理标识,车辆不脱离镜头,车牌号清晰,乱丢车窗垃圾的行为明确,能够看清垃圾的种类,同时视频画面要清晰,镜头不要过于晃动,不要歪斜,不要被遮挡”。这近乎苛刻的拍摄要求里面包含了大量信息,显然拍摄者在拍摄时需要花些心思才行。
而能发现前面车辆抛物违章的人不外乎三种:其他车辆的驾驶员、其他车上的乘客、行人。对于车辆驾驶员来讲,显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驾驶上,如果拿起手机拍摄,本身就已违法。即使有行车记录仪,也可能为了镜头符合要求而刻意改变车速及行车路线,增加安全隐患。
行人也是如此,在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拍摄乱扔垃圾的车辆,还要拍下完整信息,注意力会更多放在违章车辆上,很可能疏于观察周边交通环境。即便是拍摄条件相对较好的其他车辆乘客,如果要求司机根据拍摄需要而改变速度和路线,恐怕也不妥。
所以,“拍摄隔窗抛物有奖”固然是一个好法子,但拍摄者还需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自己违章才行。如果因为拍摄隔窗抛物而出现了交通事故,就得不偿失了。 □刘昌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有奖随手拍 安全隐患 绝车窗垃圾 文明出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