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一位乡村教师和企业家马云的慈善情缘
马云对陈豪说:3年后支教结束,欢迎你来找我,阿里巴巴欢迎你。3年后,陈豪决定留在青川继续教书。
2015年,北京,“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启动现场。
马云对陈豪说,当年的约定依然有效,欢迎你来找我。
陈豪笑笑,说孩子们还等着我回去上课。
他以为他永远都不会去找马云。
但很快,他却找了马云。
因为他的学生需要一个有电脑的计算机教室。
这就是陈豪,一位来自陕西勉县的乡村教师。
11月初的陕西勉县,已经颇有些寒冷,但在陈豪的心中,却是暖意洋洋。
“终于有了一间带电脑的计算机教室。”32岁的陈豪告诉记者,自己是学校唯一的计算机代课老师,在软硬件维护、计算机语言方面都还需要好好学习。
这是陕西勉县金泉镇九年制学校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计算机教室,里面有40台崭新的电脑。这些电脑的背后,是一段乡村教师陈豪与企业家马云多年的慈善情缘。
“自己已经离不开乡村的孩子们”
回想起来,陈豪认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源于7年前那一场大地震。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陈豪在苏州一家网络公司从事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工作。从陕西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这里工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和许多人一样,陈豪对灾区的消息一直颇为关注。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灾区比较缺老师,而四川省青川县离陈豪的老家陕西勉县不过200公里。
青春的血液开始在公益的召唤下沸腾,陈豪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灾区支教的教师招聘,离开经济发达的苏州,来到当时还是满目疮夷的青川县关庄镇中学,开始为期3年的支教生活。
2009年3月30日,离陈豪来到青川开始支教还不到两个月。
这天早晨,在从寝室到教室的路上,他居然和企业家马云不期而遇。
这让陈豪既感到意外,又感到兴奋。
“等你3年支教期满,可以来阿里巴巴找我,我们欢迎你。”俩人那次聊了许久,最后马云对陈豪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直到6年后在北京的“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启动现场,双方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陈豪后来看新闻才知道,马云当时去青川,是参加一场支援青川教育的签约仪式。在那个仪式上,阿里巴巴集团以2000元每人的标准向青川受灾最严重的15所学校共计593名教师发放了1186000元资助金,陈豪也是其中的一员。
充实的生活总是让时间过得很快,一晃3年过去了。
陈豪没有去杭州找马云,他依然留在青川,留在乡村学生们的身边。因为他知道,孩子们更需要他。
虽然没有去找马云,但马云的那句承诺却一直在陈豪的心里暖着。
“那是一种认可,一种支持,一种承诺,这就足矣。”陈豪告诉记者。
在青川的日子里,陈豪收获了爱情,新娘也是一位乡村教师。
再后来,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名叫可可。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家中独子,如果不是因为父亲脑梗塞身边无人照顾,也许我一辈子就要扎根在青川了。”陈豪告诉记者,那种日子看似平平淡淡,但是其实很有意义。
父亲的身体原因让陈豪和妻子调回了陕西勉县工作,但都还是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
“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很难离开乡村的孩子们了。”陈豪说。
孩子们还在等我回去上课
9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启动现场。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陈豪。
“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坐飞机。”陈豪告诉记者:“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陈豪受邀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他从勉县坐车到汉中,再从汉中坐车到西安,然后平生第一次坐上飞机,抵达北京。
让陈豪意外的是,在活动现场,马云一眼认出了他。
“6年前我在青川遇到这个年轻人,他的支教生活让我非常感动,我当时说3年后支教结束,希望你到阿里巴巴来,我们企业的很多人都是老师出身,老师往往有着远大的情怀和利他思想。”启动仪式上马云对陈豪说:“但是你没来。”
“因为我在青川收获了爱情……”陈豪有些腼腆。
“我觉得你太太眼光特别好。我们为什么会坚守在乡村?那一定是因为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在那儿,我表示由衷尊重你、感谢你!还是这句话,3年以后有机会,你到阿里巴巴来。”
陈豪笑笑,说谢谢,孩子们还等着我回去上课。
活动结束后,陈豪回到了勉县金泉镇九年制学校,继续他平静的乡村教师生活。
陈豪以为,他今后的生活也和从前一样,不会去找马云,只会把那句承诺放在心底,默默地温暖自己。
但是很快,他却找到了马云,因为他的孩子们。
金泉镇学校有一间给学生上计算机课的电脑教室,但是里面却没有一台电脑。
“什么时候能摸摸真正的电脑就好了……”孩子们的想法刺痛了陈豪。
“我们学校有210个学生,70%以上是留守儿童,特别缺乏电脑和图书,计算机教室空荡荡的没有电脑,只有桌子……”陈豪说。
万般无奈之下,陈豪想起了马云的那句“来找我”的承诺。
“这次行动只是开始……”
几经转折,陈豪的心愿被转达到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很快,陈豪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杭州的电话。阿里公益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40台电脑已经准备好,求个具体的收货地址,我们马上发快递过去。”
“那一刻的感觉很意外,很诧异,但也很惊喜。”陈豪告诉记者。
从浙江杭州到陕西勉县,三天后,电脑到达。为了不让期盼已久的学生们多等一刻,陈豪与其他几位老师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将电脑一台一台搬到三楼计算机教室,然后一一安装、调试完毕。
“这是我们学校十多年来,第一次开始上有电脑的微机课!”陕西勉县金泉镇九年制学校校长汤泽说:“计算机教室实际已设立十多年了,由于受资金等因素所限,计算机教室里没有一台电脑,开设的电脑课,也只能让同学们象征性地学习一下电脑的基础理论知识。”
上第一堂课前,陈豪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阿里巴巴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一台电脑对乡村学校孩子们甚至一方乡村居民的意义,你们可能难以想象,学校有了计算机教室已经成了镇上的大新闻。”陈豪告诉记者。
第一堂课上,陈豪教四年级的同学们打字。有个叫吴心怡的小姑娘,用两根手指,一字一字地敲“给马云叔叔的信”。陈豪看到后,决定以学校的名义,给马云写一封感谢信。
几天后,马云收到了一封信,一笔一划的手写信,写信的是陈豪和校长汤泽。
阿里公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国目前有279万乡村教师,他们哺育着4000多万乡村的孩子们,这次公益资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资源的缺乏,也看了乡村教师们对这份职业、对孩子们的一片赤心。
“这次行动只是开始,我们会帮更多的陈豪圆梦,帮更多孩子打开看世界的眼睛。”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正在进行中,陈豪是候选人之一。如果评上,将会有10万元奖金。
对此,陈豪说其他老师的故事更让人感动,采访中他也绝口不提自己在满目疮痍的灾区的支教经历。
“把手头的课教好,给学生们多教一些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陈豪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阿里巴巴 马云 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