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见义“智为”更值得提倡
近日,《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将原版本中“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表述剔除,摒弃越壮烈越英雄、越英雄越好汉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更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鼓励和倡导科学、合法、适当地见义智为。
在关于见义勇为的地方立法中,武汉市明确鼓励见义勇为向见义智为转变,是第一例。从舆情来看,多数人持认同态度,认为新政策“有人情味儿”,“是进步的表现”。
应该明确,见义勇为不是义务,它属于道德自治范畴,救还是不救,只取决于个体的内心秩序。也正因此,公共部门对见义勇为行为,也只能进行“鼓励”和“保护”,而不能强迫。
匹夫之勇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粗陋的、低水平的,见义勇为需要有勇有谋,正如德国法学大师拉德布鲁赫所指出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至上善德只能够与至高机智相结合。”道德如果没有技术的辅助,在很多时候是无用的,甚至造成相反的结果。也基于此,很多国家会对普通民众进行救人技术的普及与训练,比如在加拿大,红十字协会和其他一些非营利组织都有专门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用于日常救人。就此可以说,见义勇为向见义智为的转变,实际上是由一腔热血的道德主义向专业主义的转变。救人,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资格”。
在美国,法律规定见义勇为的前提是“量力而为,安全为上”,拨打911同样属于见义勇为;法国的《刑法典》虽然增加了“怠于给予救助罪”,但前提是“实现情况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不采取行动”,德国法律对见义勇为的规定也大致如此。就此说,武汉见义勇为新版条例鼓励见义智为早有经验可循,其价值可期。
说到底,最好的见义勇为,不是不顾一切地救人于危难之中,而是应该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不再鼓励盲目见义勇为,在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它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缓解了人们因技术缺陷而“见义不为”所引发的道德焦虑。
□王言虎(媒体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见义勇为 见义“智为” 值得提倡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