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双11”后的退货潮值得深思
“双11”后的这些天,快递员们累得不行,你网购的东西也在持续到达中。拆包裹固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但也有一些烦恼可能会让你发飙:颜色,你要黑色发来的却是你最不喜欢的绿色;尺寸,明明要L码来的却是M;更不用说那个贪便宜买的连衣裙,百分之百是件假货……不少人一边拆着快递,一边却开始办理退货。(11月16日《长沙晚报》)
“双11”网购狂欢之后,一些地方“退货达到全天快递总量两成”之类的奇观,多少让人有些始料不及。这般“快进快出”的折腾,不可避免地人为造成物流及相关资源的浪费。那么,如此景象究竟缘何而来?稍加思索不难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则,法律支持。今年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的实施,无疑让消费者挺直了腰杆、更有尊严。对于不满意的网购商品,消费者选择退货成为一种法定权益,退换货变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不再像过往那样似“有求于人”、底气不足。
二则,盲目消费。随着电商的崛起,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迅速变化,在网络平台令人眼花缭乱、无所不用其极的促销广告“全方位无间歇狂轰滥炸”之下,“剁手族”激增。然而,在具体消费过程中,很多人受价格优惠牵引,只顾埋头“拾便宜”,却未对某类商品的实用性、适用性仔细考量。不成熟的消费心理促成的盲目消费,在货品真正送达后再迅即出现批量退货,就不足为怪了。
三则,商品良莠不齐。商家提供的彩页、图片,往往不能全面、真实体现商品属性(如规格、质地、颜色等),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网络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形难以完全避免。极端情况下,诚如有消费者感慨的那样,“真是收到一件失望一次”。物美价廉的诉求没有达成,于是乎,事后大量退货开始涌现。
随着网购的兴起,“双11”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令人欣喜,退货潮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正常现象,而且证明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力度越来越大。不过,透过种种表象,我们也应关注到网购消费群体消费心理不成熟、部分网商浑水摸鱼等诸多问题所在。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网购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节奏。对此,广大消费者要自省,监管部门亦应有所作为。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双11 退货 快递 网购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