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发红包拉票”的教育误区
“刚刚参加了一个绘画班的网上投票,紧接着就是学校读书比赛的微信投票,最终都要家长去拉票。”近日,福州多名家长向海都记者反映,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这也让家长平添了许多烦恼,纷纷采用“发红包拉票”。(11月17日 《海峡都市报》)
当下,微信无所不在,似乎无所不能,自然也被各色人等看做推广、营销的便利渠道,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连幼儿园、大量商场、儿童用品品牌等也纷纷参与,意在“吸粉”,强化宣传, 扩大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商业营销游戏,当不得真。但家长们“发红包拉票”则让游戏变了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比赛名列前茅、出类拔萃无可厚非,但“发红包拉票”显然偏离了良好初衷。一则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长为了拔得头筹,少辄数百,多者千余,每次貌似不多,但现在类似活动不胜枚举,积少成多,长而久之必成后患;再则,花钱变相“买”票,会给孩子留下金钱万能的印象;第三,每次小小的评选都唯恐名落孙山,家长的“成功”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将使孩子早早陷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误区,一旦遭受挫折,便怨天尤人。
有一种言传身教叫做“红包拉票”,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虚高的票数、虚假的排名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示范。无论是画画还是书法或是其他,作品的优劣应该是公正的标准,而“红包拉票”拉来的好成绩,会给孩子造成一种美丽的幻象,错误的鼓励会把自信变成自负,错误的价值追求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趣的是,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一开始的“吸粉”效果很好,但活动结束后,取消关注的网友也很多,培训机构做这样的推广就会慢慢失去动力。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常常如此,迫于亲朋好友的情面,对此种活动无奈“加关”,随即“取关”,可见眼球效应虽好,但毕竟短暂,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家长们保持清醒理智的心态,不被微信拉票迷了眼睛,小孩子才可能在这物欲横流的大世界里,看得更远走得更稳。(斯涵涵)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网上投票 孩子家长 发红包拉票 微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