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发红包拉票”的教育误区
“刚刚参加了一个绘画班的网上投票,紧接着就是学校读书比赛的微信投票,最终都要家长去拉票。”近日,福州多名家长向海都记者反映,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这也让家长平添了许多烦恼,纷纷采用“发红包拉票”。(11月17日 《海峡都市报》)
当下,微信无所不在,似乎无所不能,自然也被各色人等看做推广、营销的便利渠道,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连幼儿园、大量商场、儿童用品品牌等也纷纷参与,意在“吸粉”,强化宣传, 扩大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商业营销游戏,当不得真。但家长们“发红包拉票”则让游戏变了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比赛名列前茅、出类拔萃无可厚非,但“发红包拉票”显然偏离了良好初衷。一则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长为了拔得头筹,少辄数百,多者千余,每次貌似不多,但现在类似活动不胜枚举,积少成多,长而久之必成后患;再则,花钱变相“买”票,会给孩子留下金钱万能的印象;第三,每次小小的评选都唯恐名落孙山,家长的“成功”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将使孩子早早陷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误区,一旦遭受挫折,便怨天尤人。
有一种言传身教叫做“红包拉票”,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虚高的票数、虚假的排名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示范。无论是画画还是书法或是其他,作品的优劣应该是公正的标准,而“红包拉票”拉来的好成绩,会给孩子造成一种美丽的幻象,错误的鼓励会把自信变成自负,错误的价值追求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趣的是,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一开始的“吸粉”效果很好,但活动结束后,取消关注的网友也很多,培训机构做这样的推广就会慢慢失去动力。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常常如此,迫于亲朋好友的情面,对此种活动无奈“加关”,随即“取关”,可见眼球效应虽好,但毕竟短暂,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家长们保持清醒理智的心态,不被微信拉票迷了眼睛,小孩子才可能在这物欲横流的大世界里,看得更远走得更稳。(斯涵涵)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网上投票 孩子家长 发红包拉票 微信推广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