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
20日,以“中国改革,世界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30名各领域、各学科的中外知名学者和意见领袖共同参与,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进程。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孙丽萍、王琳琳)以“中国改革,世界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20日在上海开幕。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美国学者蓝普顿和裴宜理及印度学者谭中等四位中国学研究专家获中国学贡献奖。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承办。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30名各领域、各学科的中外知名学者和意见领袖共同参与,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进程。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既变得越来越“中国化”,也变得越来越“世界化”。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中国动力”,为各国人民福祉提供了“中国创造”,为国际合作共赢提供了“中国选择”,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价值”。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不仅在顺境中共襄盛举,更是在逆境时携手共进,共担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论坛上说,上海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将为专家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提供丰富的素材。世界中国学论坛是增进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的知名学者参与。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蓝普顿说,正如本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题所显示的那样,当今世界充满机遇,而中国的改革确实向世界呈现了诸多机遇,“这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最后会形成世界的共赢”。
未能亲自出席论坛领奖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则通过视频表示,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成功,体现出学术与外交的成熟。
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创设于2010年,旨在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弘扬海外中国学杰出学者和优异成果,促进海内外中国研究交流,是当前国际中国研究的最高奖项。迄今已有法国学者谢和耐、美国学者孔飞力、俄罗斯专家罗高寿、日本学者毛里和子、俄罗斯学者齐赫文斯基、美国学者傅高义、香港学者饶宗颐等获奖。(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世界中国学论坛 中国学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